一名网友正在浏览“天使购物商场”网络乞讨店的网页 记者 钱波 摄

  昨日,本报(重庆晚报)“幸福爱人”QQ群网友“雨过天青”一句话雷翻众人。

  网友“雨过天青”:我24岁,大专毕业后当了两年业务员卖纯净水,收入一直不稳定。3个月前下岗,一直找不到工作。父母在农村,经济困难,我现在一共只剩232块钱,就快断炊。前天,在网上无意中看到好几家乞讨网站,有的网站人气还不低,不知道做个网络乞丐有没有“钱途”?

  网络乞丐道道多

  在“雨过天青”指引下,记者进入淘宝网两个乞讨网页。

  一家名为“小城老店”的网店,有10多个待售宝贝,商品名一栏写着“新网络乞丐诞生,各位美眉帅哥兄弟姐妹往这看啦”。宝贝详情里,店主自称“80后,大专毕业,就业又失业,面对广大本科研究生和博士,丧失了文凭竞争力,即将穷困潦倒,露宿街头.特来要饭乞讨当专职的网络乞丐。”

  自我介绍完后,乞讨者列出了自己的乞讨之道。其宗旨号称“不坑不抢不勒不骗”,主要目标群体锁定“有经济实力的有为爱心男女青年成功人士”。乞讨者还提炼了市场卖点、口号等宣传。并向广大网友发誓,称脱贫后定当致力于慈善事业,不腐败贪婪、帮助能帮之人传递各位的爱心。

  另一家“天使购物商场”则大打爱心牌,长篇大论描写自己出身农村家里负债的凄苦经历,乞讨者称“出售一份感动,乞讨一块钱,假如真实的我让你感动了,希望能贡献你的个人能力。”还注明“若本章内容虚构及描述者非作者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网络乞讨买账者少

  对于这些颇有文字功底的“网络乞丐”,买账的市民似乎并不多。

  “小城老店”有50多位顾客前来浏览,却无一施舍。记者辗转联系上“天使购物商场”乞讨者小刘,对网络行乞,21岁的他并不避讳。小刘说,乞讨网页的描述都是自己的真实经历,因家里欠账,初中毕业后他没再读书。目前在深圳一家进出口公司学习当业务员,没有工资,靠以前在老家广东潮州饶平县陶瓷厂打工的积蓄生活,目前所剩无几。

  6月初,他本想在网上开店,但想来想去没啥可卖,无意中看到美国一青年网上行乞讨得1万美元的消息,他也学着当起了“网络乞丐”,一是出于好玩,二是自己确实经济困难,若有收获当然更好。但一个月来,看的多给的少,他至今还没一笔收入。

  大部分人不接受此举

  网络乞讨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少?到底有多少人接受?记者对一些经常接触网络的市民进行了采访。

  市民刘先生称,他觉得网络乞讨可信度不太高,因为有些人在网络上利用别人的同情心,有点诈骗性质,他不会接受。还有的人认为,如果直接面对乞丐,即使对方可能是骗子,但至少有个直观的印象。而在网络世界,依靠的全是乞讨者自己的述说,其真实成分难以判断。

  “还是有许多人需要帮助的,至少我相信他们确实是需要帮助的!”支持者王小姐称,如果能确认网络乞丐的真实性,她会为能帮助别人而高兴。一些支持者觉得,网络乞讨“乞”的就是一种信任,能够给人信任,支持也无妨。

  新闻链接》》

  网络乞讨始于美国

  据了解,“网络乞丐”开山鼻祖是一个美国人做的“给我一美元”网站,已经累积了近3万美元收入。但大多数中国网民对这样的乞讨方式并不“感冒”:2005年12月24日,中国第一个专业的乞讨网站“三帮乞讨网”开通46天后,在一片批评和质疑声中被迫关闭。如今,虽然乞讨网遍地开花,但大多并无多少收获。

  我有话说

  能上网还要乞讨?

  谭刚强 重庆协和心理咨询所所长

  能够坐在家中上网,经济条件不至于差到需要乞讨度日。“网络乞丐”的出现,说明成长中的青年人缺乏价值取向,他们把这种丢失尊严的乞讨行为当成了一种乐趣,用这种无聊的吸引别人注意的举动来填充自己空虚的心灵,要不得。

  施舍时要擦亮眼睛

  孙远强 九龙坡区人大常委会法律咨询委员、重庆捷讯律师事务所主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如果放弃尊严来乞讨,他肯定还是有苦衷。这种网络乞讨,完全自愿原则,不会强要,更不会影响市容,比街上的乞讨方式要文明。如果乞讨者确有难处,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求助手段。

  目前,我国法律对网络乞讨没有明确的界定,也没有相关部门能进行监管,何况乞讨者实行“愿者上钩”的自愿原则,也不能说他们诈骗。网民施舍时,自己要擦亮眼睛。

  记者 张一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