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公车改革,领"车补"的人和不领"车补"的人相比,领"车补"的人是不是该领,是不是该领这么多,当地有关部门并没有给出充分的说明。这个问题不解决,车改就难逃"体制内自肥"的质疑。
6月24日《新京报》报道,杭州市自5月起推行市级机关公车改革,市局(副厅)级以下一律取消专车,改为发放“车补”。“车补”根据级别分9档,最低每月300元,局级干部每月2600元。此举引发了不少议论。
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公车改革“货币化模式”渐居上风,纷纷选择取消专车、发放“车补”,如今杭州即是一例。然而,这种做法每在一个地方实施,都会引发一轮争议,现在杭州的车改也不例外。笔者认为,“货币化模式”之所以备受争议,是因为它缺少“公平”二字作支撑。
公务用车改革真正牵动人心的问题,是“车补”的发放方式和具体数额。像杭州的车改,它有两个地方缺少说服力:其一是内部的公平问题。比如,一个局长和另一个局长相比,他们实际用车量可能相去甚远,为什么拿的“车补”却一样?而一个局长和一个科长相比,科长的用车需求可能比局长还多,为什么局长的“车补”远高于科长?这个问题不解决,车改就难逃“与官职挂钩”的指责。其二是外部的公平问题。领“车补”的人和不领“车补”的人相比,领“车补”的人是不是该领,是不是该领这么多,当地有关部门并没有给出充分的说明。这个问题不解决,车改就难逃“体制内自肥”的质疑。
有关部门该怎么解决这两个车改的公平问题呢?只能是公开相关人员的公务用车实际需求,公开公务用车折算成货币的实际数据,舍此别无他法。
事实上,有关部门不但应该做到“拿数据来”,而且完全可以做到“拿数据来”。正式提出公务用车改革已经十多年了,具体到某个准备实施公车改革“货币化模式”的地方,它不会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那么,调研、统计某个局一段时间内需要多少公务用车,统计一下这个局长跟那个局长一段时间内公务用车有多大差别,统计一下这个局的局长和科长一段时间内公务用车分别是多少,乃至把各局各岗位的公务用车实际需求都统计并公开出来,改革方案自然就有理有据、水到渠成了。这个工作量很大吗?其实,如果有心去做、执行得力,工作量一点都不大。
一个月2600元的“车补”到底多不多?拿钱的人肯定不会嫌多,给钱的人肯定不会嫌少。不把依据拿出来,拿钱的人固然拿得下手,但就怕给钱的人给得不情愿。“车补”是否选择用公平二字作支撑,是最终这份依据能否拿出来的关键所在。(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