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官方版本的高考改革方案一直悬而未决,但民间机构对高考改革的探索一直都未停止。6月13日,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在京发布了一套民间版的“高考改革方案”。这套方案强化了高校招生自主权和学生对高校的选择权,并提出了高考报名社会化、降低英语分数权重等建设性的操作细则。

  扩大学生的权利

  【 方案强调“以学生为本”,力图扩大考生选择考试与高校的权利,改变一张试卷考所有学生、所有学校按照高考分数的单一标准录取考生的情况。】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是一个以教育公共政策研究为主的民办非营利性组织。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介绍,两年前该院发布过一次民间版的高考改革方案,此次发布的版本是对上次的修订。

  在这份最新的民间高考改革方案中,以“受教育者的权利”为出发点,提出构建新的考试与招生制度的看法。

  为何要强调受教育者的权利?熊丙奇表示,我国在推进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同时,自主招生也受到了一些质疑。核心问题就是自主招生改革只给了高校自主权,而没有给学生选择权。学生参加很多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但是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只能选择其中一所作为自己的志愿或者是第一志愿,学生根本不可能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方案的出台,就是想在这个问题上表达民间的思考。

  同一科目几种试卷

  【“现在的高考不管学生的层次、能力水平怎么样,都是一张试卷。”熊丙奇说,而国外比如法国,作文考试的题目就分为文科、工程技术类、理科三类。】

  方案中提出,要实行多轨道、分层次的统一考试,将高考科目分为多种组合,包括普通文科、理科、工程技术类、生物医学类等,每科考试内容区分不同难度,比如语文1、语文2、语文3等。数字越小代表难度越高,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与能力,选择不同类别、层次的考试。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可分别采用不同的考试科目。

  扩大高校录取权

  【 院校的录取方式也将多元化。方案设计了“全国学业能力水平测试+高校自主招生”模式、“统一学科知识考试+集中录取”模式、自主考试等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院校可采取不同的录取模式,放大了高校的选拔录取权。】

  方案中增加全国统一的“学业能力水平测试”。“学业能力水平测试”类似于美国的SAT考试,是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标准评价,可作为考生申请高校自主招生的门槛条件。学业水平测试可每年举行3次,有效期为两年。

  985高校和211院校可主要采取自主招生的方式,将“全国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作为申请门槛,对达到要求的申请者进行面试,结合申请者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中学学业成绩及综合表现等,自主录取学生。每个学生可以同时申请4所学校,并有可能同时拿到4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一般本科院校则可保留现行高考录取模式,采取统考和集中录取。高职专科院校则实行完全自主的考试,学生不再参加全国统一学科考试和学业考试,只要参加这所学校的考试,就可以被这所学校录取,实行宽进严出。

  熊丙奇表示,这些改革将扩大考生选择高校的权利,学生不只拿到一张通知书,而是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之后选择他想去的高校。

  为使这些建议更具备可行性,方案中还明确提出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实行高考报名社会化、改革考试加分政策、降低英语分数权重等,囊括了与高考相关的社会聚焦问题。

  按照方案设计,这些改革将从明年开始,以5年为一个结点,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行。力图在2020年后,建立起多次考试、多次录取、自主招生、多元评价的招生考试新格局。

  改革关键在公平

  -专家建言

  发布会当天,诸多教育界专家对方案进行了点评。专家们对这份方案给予肯定的同时也表示,高考改革成功的关键还在于解决公平问题。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谢小庆表示,刚刚发生的吉林松原高考舞弊案,以及湖南考生罗彩霞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都折射出现行高考制度中不公平。目前,对不公平问题的监督还主要依靠行政部门和纪检部门,这是远不够的,必须诉之全体教师、全体家长、全体学生,同时包括行政部门、纪检部门和媒体共同监督,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考试公平。

  尽管非官方的身份让这份民间高考方案的权威性略打折扣,但主办方表示,高考制度改革影响面大,专业性强,“牵一发而动全身”困难重重,但只有坚定的推动,汇集多方智慧,才能把现在“最不坏的高考制度”最终变为“最好的高考制度”。(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张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