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考“巧遇”周末
交通压力减轻,家长不用请假,社会成本降低,周末赶考制度一路通畅。
民意呼声,科学论证,高考时间安排当如何考量?
交通管制,医疗救助,安全保障,全民动员为高考护航。
考学生、考家长、考社会,举国同考的背后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新闻1+1》为您解析。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上千万人参加的高考今天结束,对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而言,一生中只有这样的一次经历,但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样的经历却一年都有一次,因此在每年结束高考之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给来年提供借鉴,便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这么一个话题。
今年也巧了,岩松,这个高考是一天在周末,一天在周一,你的感受是什么?
白岩松(新闻观察员):
我觉得这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对照的例子。既然昨天一切顺利,是周末,社会的交通压力都很小,今天一下子这种压力就变得巨大,我们今天可不可以明确地提出一个建议,建议每年的高考就设定在每年6月份的第一个或者第二个周末来进行,这样社会的压力是不是会少很多。
主持人:
这个建议是不是可行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在占用了一个周日进行的高考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播放短片)
6月7日,高考第一天,星期天
考生家长:
我们这孩子可能还算有福气,中考的时候也赶的是周末,这次又赶上周末,挺幸运的。
6月8日,高考第二天,星期一
考生家长:
很堵的,下雨嘛,我这个比昨天提前早来十分钟,早下楼十分钟都没打着车。
解说:
每年6月的7日、8日两天是国家法定举行高考的日子,今年这两天恰逢是周日和周一,于是就出现了刚才看到的两种不同景象,而经历了这两天的家长们也有了不同的感受。
记者:
你请假来的吗?
考生家长:
今天算是请假吧,今天休息。
记者:
高考在哪天考你会觉得更方便点?
考生家长:
没考虑过,但是我觉得咱们周末可能好一些,起码来讲第一对家长本身来讲,一般都休息,也不用请假了,第二相对周末一般我觉得还是路况各个方面相对好一些。
考生家长:
社会车辆少了,不用为道上提心吊胆了。
考生家长:
我觉得赶在周六、周日最好了,对孩子、家长出行都比较方便。
考生家长:
我觉得礼拜日、礼拜六考最好了。
考生家长:
我觉得也无所谓,只要说外边噪音小一点就行了。
解说:
新浪教育和《北京晚报》曾经共同推出的一项名为“你赞成高考改到6月第一个周末吗?”的调查中显示,有63%的人选择赞同,而原因中,家长不用请假,公安、交通、医疗部门节省成本的选项都有超过半数的人投票支持。而和北京一样,一直有较大交通压力的广州和上海,今年在当地电视台周末播报关于高考的新闻当中,也都提到了双休日对于这次高考的影响。
6月7日广东电视台新闻:
解说:
广州各大考场一带都实行了临时交通管制,由于今天是双休日,马路并不拥挤……
6月7日上海东方卫视新闻:
解说:
不过交警表示,明后两天是工作日,道路要明显比今天双休日拥挤,因此赶考学生和送考家长都不能以今天的出行经验作为参考。
解说:
回头查询一下可以发现,高考赶上周末其实今年并不是头一回了,2008年6月7日、8日两天高考日就正好赶上了周末和周日,而那次高考的交通情况就让人感受到了格外顺畅。
2008年6月8日播出的《北京新闻》
主持人:
昨天上午全市有11.8万的高考考生参加考试,因为正赶上周末和端午假期,今天的赶考之路是显得格外地顺畅,来自交通管理部门的消息,北京交通一路畅通,指挥中心大屏幕上都是一片绿色……
解说:
而对于高考是否可以灵活改动到周末的说法,一直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如此看来,这个建议还需要更长的时间的检验以及更多的制度上的考量。
公交车司机:
我就觉得周六、周日最好,出来早一点或者晚一点不堵车,坐车也方便点。
考点门前协管员:
礼拜一就是那边流量大一点。
考点附近居民:
高考的这帮人吧来了以后,这帮低年级的学生来上这儿上课肯定影响他们,完了之后孩子们如果说今天不上课,肯定也影响他们的学习,要改到周六、周日,互相都不干扰。
出租车司机:
如果要是真放在周六、周日的话,我想对我们也方便,对考生也方便,道路不拥堵了,拉个考生一会儿就到了,比如说到时候他去考试,叔叔我去哪哪考试,道路上车也不多了,那就方便了。
主持人:
我虽然不参加高考,但是我今天早上起来一睁眼,看下那么大雨,真替他们着急,别忘了今天是星期一,再加上这么大雨,然后高考的时间又是固定的,万一要有考生赶不上可怎么办?
白岩松:
没错,刚才在来做这个节目的时候,门口碰见咱们新闻中心的一位主任,他就在谈,他说,呦,我今天早上一看,坏了,这家伙得堵多长时间,他说走了将近40分钟,他自己的孩子是去年参加高考,他以一个爹的状态来说,正好赶上周末,那种顺畅度。所以你看,下意识的,即使自己家没有孩子参加高考,也会为今天这个礼拜一,又赶上这么大雨,而替那些高考的孩子们感到担心。其实听了好多大家的建议之后,你会感觉这事好象不太难啊,我们有个最大的一次调动,我们这一代参加高考的时候是在7月份参加高考。
主持人:
7、8、9月份。
白岩松:
一下挪一个月,那你说带来的相关影响有多大,但是出于人性化的考虑,全国各地这个时候凉爽,等等,多好啊,一下又改过来了,改几天,而且是机动的,会有什么障碍吗?比如刚才我看到两个反对的意见,挺有意思,当然有好几条,其中头两条是“打乱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或者等等,我说有关部门如果能够使孩子和家长和全社会的压力变得更小或者更顺利的话,乱一点没关系。
主持人:
再有一个有关部门的所谓工作计划你要能打乱的话,无非就是打乱一次,如果能确定在6月第一周的话,如果你不改在每6月第一周的话,不是每年都要排一遍吗?
白岩松:
其实我觉得是一样的事,比如今年假如说8、9月份,如果有关部门下决心定了,以后咱们的高考就是每年6月份的第一个周末,恨不得未来二十年大家都知道哪年高考是哪号,刚才有第二个意见,我觉得更可笑,怕粗心的考生记错日期,您觉得这世界上、社会上会有这么粗心的考生吗?旁边还有老师、家长等等全社会的关注、之前媒体的预热,我觉得不会的。
主持人:
咱们听一下不同的观点都是什么样的声音。我们先来连线一位教授,他是来自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极盛教授。
王教授,您好。
王极盛(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
你好。
主持人:
您觉得刚才岩松也做出了这样的提议,把每年的高考干脆确定在每年6月第一周的周末,而不是每年6月的7号和8号,您觉得这个建议可行吗?
王极盛:
我觉得这个建议不一定很适合。
主持人:
为什么?
王极盛:
因为我觉得改在周末、周日,家长送孩子机会就多了,他有方便条件了,而且我的观察研究,家长送孩子到考场正是交通拥挤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考场周围聚集相当多的人、车,它本身就造成交通影响。
主持人:
您是觉得如果是改在周末的话,可能会更便于家长送孩子。但是您看今年这个高考正好做出一个强烈的对比,家长都送孩子,即便是周末他也送孩子,周一他也送孩子,这不就对比出来了吗?
王极盛:
相对来讲,他周一还得请假,有的人感觉请假不方便,他就不送了。而周日和星期六来讲,他感觉很方便,我自己支配时间,他不受约束,心态就不一样。而且我认为解决交通问题不在于是不是星期天、星期六或者星期一星期二,而在于怎么很好安排。我建议第一,考生在30分钟以内徒步能到达的徒步来走,这样来讲就减少了交通的压力,而且他有一个安全感,我肯定半个小时就能到。再有一个,他通过走路放松心情,消除紧张,对高考发挥很有好处。30分钟到一小时能到达的,改为骑自行车也很放松,一小时以上的坐公共汽车,少用私家车。我在现场观察,交通拥挤十几年我一直观察,主要是私家车占了很多位置,到处都占满了,影响交通。
主持人:
王教授,您的意见就是说,不让家长送,这是解决拥堵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这是您的观点,谢谢您,我们接下来再连线另一个意见,他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熊丙奇教授。
熊教授,您好。
熊丙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你好。
主持人:
您认为有没有必要,有没有可能把这个高考干脆固定在每年6月第一个周末。
熊丙奇:
我觉得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因为目前的高考放在6月7日和8日实际上跟放在每个6月的第一个双休日是一个概念,它并不会增加考务的难度,而只能降低考务的难度,而且为考生提供方便。
主持人:
熊教授,您看,教育部在几年前就有这样的动议了,但是一直说是论证,可是一直没有答案,您觉得这里面是不是有难度,所以一直没有实施?
熊丙奇:
我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因为从考务的时间上来讲,放在6月7日和8日和放在双休日是一样的,而且只能更加简单,因为目前放在7日和8日,实际上它还牵涉了学生的安排,有些时候学校必须放假;还牵涉到老师监考,有些老师可能是高二和高一的老师,他还可能调课;还牵涉到整个的交通问题,实际上刚才这位专家所说的,考生家长不要去送考,这只是理性的劝戒家长,实际上每个考生现在面临人生的大考,家长绝对会非常关注。实际上从这几年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每年高考之前我们都有很多的专家告诉我们的家长,你们不要去送考,让孩子自己去上考,让他自己坐公交车,自己骑自行车,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从我们现实可以看到,通过把双休日为高考日,这样可能会降低交通的拥挤,而且从去年我们可以看到,高考的时间正好是与双休日重叠,因此那是一个很好的实证。那一年我当时也写了一篇文章,就是谈到把高考放在双休日,其实是有利于各方的。
主持人:
熊教授,非常感谢您给我们提供这些建议。
岩松,您看,我刚才听完熊教授的建议之后,忽然想到,像四六级的考试还有我们国家的律师考试,好像这种专业考试似乎都放在每年的周末,为什么高考不可以?
白岩松:
是,其实高考是三天考试,但是主要我看了一下各个省市整个考试的排表,当然主要集中在头两天,最后一天涉及到外语、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等等,相应来说比例一下小了很多。你看我面前正好放着两张报纸,一张是围绕着礼拜日的考试的,一张是围绕着今天的晚报的,再围绕昨天考试,仅以北京做例子,“北京市交管局通报,高考首日北京市交通平稳,122仅接收到了8个求助电话,明显少于往年。”主要关心的是作文、内容,发热病例,“周一一拥堵,考生早出门”,一个建议。我们再看今天的晚报,大部分与今天的交通拥堵和天气有关系,黄鼠狼专咬病鸭子,把礼拜一跟大雨结合一块了,“半小时交警解困考生143起”,跟昨天整个才接到了8个求助电话,几乎创历史新高,近七年的最高。“雨天堵车,急坏家长”,“交警摩托逆行送考,大雨堵住多名考生”,“急救车送学子赶考”,最惨的是这个,“雨天塞车,一考生被迫弃考。”他的父亲拉他,结果今天早上早高峰,堵在那儿,最后他爸爸没招了,车堵得死死的,孩子下去走吧,走一段再打车吧,学校的老师等等等,等到第33分钟的时候,孩子沮丧的出现,但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超过15分钟就不许参加高考,这是孩子的一辈子,如果不是周一,又没赶上这场大雨的话,他的人生也许只是一年的逆转,我注意到了孩子就读的是北京一所非常棒的中学,考完了几科,可能成绩还非常好,突然就因为这样一个早高峰,一个拥堵,一个大雨,这一辈子被填进了一个小小的转折。所以我们这是顺水人情,我不觉得这是全社会的一种顺水人情,不是逆水人情,是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让孩子得好处,那要权衡利弊。我觉得相应来说这个利太大了,弊相对来说要少一些,为什么这个社会不能一起发出呼吁去做这么大的对孩子、对交通、对社会资源的占用,对家长的一种顺水人情呢?孩子不送家长去参加高考,理性上是这样说的,现实中不太可能,我觉得即使总理的秘书那天跟总理请假,说我孩子高考,总理恐怕都会批的,因为谁都知道,孩子在中国人的家庭里太重要了。
主持人:
你看这件事刚才专家也分析了,我们从理性上思考也觉得这件事并不难,因为既然都能把高考的考试提前一个月,从7月调到6月,为什么就不可以把方便给予考生,把它放在一个周末,你觉得是哪出现问题?
白岩松:
我觉得的确还有一些我们作为行业外的人不了解的一些细节,我觉得未来几天起码应该听到这方面的声音,比如说计算机系统每年都要改相关的日子,试卷、将来的招考工作的固定日期,但是我觉得相对这么大的利来说,这一切都好调整,当然我们也希望能够在未来几天内听到有关部门在结束了高考之后给予我们的回应,这种回应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先说出难处,这样的社会一起去思考。
主持人:
你看每年的春节都知道阴历。
白岩松:
每年在变。
主持人:
每年在变,这没有人糊涂。
白岩松:
没几个中国人记错日子的,说每年在变,今年春节忘过了,为什么?嗨,记错日子了,咱们能不能固定,元旦是固定了,春节不固定,但是它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日子,其实高考对于中国人家里面的某种情结,只要有高考的孩子,这一天太重要了,大家会查万年历,恨不得一百年后,高考是哪天举行都会知道,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全社会下决心,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改革的细节阶段,就是去改一些细节。当然我们可以说很多大话,中国的高考还有很多大的方面需要改革,比如说一年的多次高考,还有高校的自主招生,等等很多的因素,但是当那些还在缓慢的推进过程中的时候,能不能已经有的利润先让考生全社会家长去分享,我用了“利润”这样的词,当然也是利益,也是好处,而且我还是认为它是一个该送的顺水人情。
主持人:
高考是每年都要渡过的一道难关,因为说它是难关,所以我们全社会更应当去关注它,如何让这道难关的很多细节能够和整个社会去融合、去沟通,这是需要我们的整个社会考虑的问题。我们的节目稍候继续。
主持人:
每一年为了能够让考生考好这一道关,可以说我们是动员了整个社会的力量,我们来看看效果是什么样的。
(播放短片)
解说:
1020万,这是参加今年高考的人数,当高考已经走过32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也已经不仅仅是一场全国性的考试,而是包括交通、医疗、教育在内的全社会的一次总动员。
时间:2009年6月8日高考第二天
地点:北京
天气:中雨
解说:
从高考第一天结束的晚上开始,北京降下了进入6月份汛期以来的最大一场雨,由于降雨一直持续,再加上周一早高峰的到来,当天的交通状况让人感到担忧。在交管局指挥调度中心的大屏幕上,红色路段峰值最高时达到80多条,这意味着很多的快速路都在堵车,周一的早高峰加上一直持续的中雨,让高考的路况陷入紧张状态。
接线员:
您好,这里是122交通事故报警台,我能帮助您吗?
解说:
根据统计,从早上8点半到9点的仅仅半个小时时间里,交管局122热线电话就总共接警143起,超过历年高考求助数量,而在一天前,全天的接警数量总共才有62起,还是以咨询交通措施为主。很显然,当100万的北京考生涌向138个考点,当星期一的交通高峰又遭遇雨天,如何将险情降到最低,不仅是交管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
邵杰(北京市交管局指挥调度中心主任):
执勤队的巡逻车全都派出去了,包括两轮摩托车都派出去了。又是早高峰,又是高考,又是下雨,这几种因素都集中在这一天。
解说:
除了时间和天气上的变化让交警部门出台了多项措施,制订详尽的交通保障方案,保障交通顺畅外,今年,由于甲型H1N1流感的出现也让急救部门费劲了心力。以北京为例,今年中国红十字会总共投入了80辆急救车,用来备战高考,120急救车也投入30辆,免费为考生服务。这些停放在校门口的救护车,里面都储备了充足的防暑降温药品。同时,为了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口罩也首次参与了高考护航,但是面对这样的好意,有些家长却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考生家长:
尤其是我觉得,就像警车、救护车。
考生家长:
其实我觉得稍微离远一点,搁在胡同里隐蔽一点,离学校有那么一二百米,给孩子这个压力挺大,确实是,就是连家长压力也特别大。
解说:
不难理解,高考中的学生和家长更有一颗敏感的心,但是这也为各个管理部门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使研究出来的高考措施更加人性化和细节化。
就在今天,有媒体报道,北京多个考点出现了考生弃考的现象,其中北京二中考点缺考人数达到了14人,而就在高考前来自教育部门的相关统计显示,全国将有84万应届毕业生不参加今天高考,有评论指出,相关部门理应对弃考生这一群体做出详细的数据分析。
把高考当成一个节日,听起来太过理想主义,但是这似乎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为考生努力营造的放松心理,而这背后,也需要我们交通、医疗、教育各个部门从全方位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的管理。
主持人:
刚才我们说今天是星期一,几个因素全都累加,一个是早高峰,一个是大雨,再一个今天高考,那好了,如果按照我们刚才的建议,就让高考在每年6月的第一周末进行,如果赶上今天的大雨就能够保证它一定就是畅通无阻吗?
白岩松:
那当然会好得多,压力会小得太多了,因为北京在周末的时候有两个因素构成,第一,本身在上午的时候,高峰来的时间要比往常推迟,因为平常早高峰可能7点就已经开始了,在很多地方就已经开始拥堵了,但是到了周末的时候,早高峰可能是8点多钟才开始,起码它有一个很重要的错峰效应。另外一个,周末在上午的时候相应来说出行量没那么集中,出行量是相对来说比较分散的,方向也相对来说比较分散,当然我只是作为一个平常的日常司机的感受,但是其实数据我今天查了很多的资料也证明了这一点。
主持人:
你说是不是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周末赶上了中雨,政府作为一种公关行为的话,也应当事先就告知,有选择性的面向这些考生家长告诉他们,第二天你还是应该注意一下。
白岩松:
我觉得首先第一点,如果我们有关部门下定决心就把高考定在每年6月份的第一个周末,这种情况即使遇到了很糟糕的像今天这样的恶劣天气,而且不止北京,我今天专门听了中国之声,结果听到全国说天气预报的时候,今天的全国天气预报就一个关键字,叫“雨”,极少几个城市不下雨,剩下全国的大部分城市几乎都在下雨,那就能想像,今天的高考考生所面临的情况不止在北京,在全国各地都有,如果赶上周末,交通流量的减少,早高峰的推后等等,都会使他们相对有一颗松驰的心。另外一点,当然你提到了,如果有大雨的服务,我觉得当每年面对高考的时候,天气预报可以更早,而且当然我们这话该说不该说,更细,更准,甚至分时段,比如我们的有关部门现在其实可以做到精细化了,大家透过一个奥运会开幕式就能知道我们的天气预报精准到什么地步,那好了,如果社会愿意多做一些工作,更何况天气预报分解度是很高的,它不是全国哪一个部门单独承受,可能一个城市、一个省、一个自治区都可以为自己区域内的考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一,更早的发布和高考这两天有关的天气状况,第二,临近高考的时候,分时段,把大家最需要的那段时间的天气预报做得更精细,大家其实更关心的不是回家的路,而是去高考考场的路,那么好了,首先要做的是上午这段时间天气预报,接下来把中午离开学校和有可能再返回考点的天气预报再做足,这样有助于家长去采取相关的各种各样措施,另外调动出租车,我觉得当你想得到的时候就能做得到,问题是有很多事可能没想到。
主持人:
设身处地,出去我是学生考生家长的话,我应该还做什么事,其实今天我们记者还拍到一个现象,禁止鸣笛这个牌子是有了,但是就是那么一个方向的差异,使得很多司机,该鸣笛的还是鸣笛。
白岩松:
其实你会感觉到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现在心挺好的,但是稍微有点粗,还没有那么细,还没有更置换,我如果以考生的心情、以家长的心情和以司机的心情,如果我们要是以司机的心情去考虑,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你开到哪的时候看到很明显的禁止鸣笛的措施的时候,他才会不鸣笛,如果说开到这儿的时候已经鸣完笛才看见这个标志牌的话,脸挺红的,挺后悔的,可是这个笛已经鸣完了。还有我同意家长的忧虑,就是我们那么明显的救护车停在学校的外头,不是坏事,真的是好事。但是有没有换一种方式,不刺激大家原本还是有些脆弱的心理,比如停在胡同里面,或把告示牌做得非常明显,比如哪有救护车的告示牌可以贴在家长经常聚集,或者学校老师提前通告,但是救护车不要停在一个学生,来来往往,就在旁边,干吗啊?他会无形产生一种心理压力,所以有的时候做好事也不一定要理直气壮,做好事也可以闪闪躲躲。
主持人:
咱们参考一下邻国的韩国,他们面对高考的时候也是如临大敌,他们有一些方法,我们不妨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比如按照韩国的经验,你干脆错时上下班,我就是为了高考提出,在时间上我给高考让路。
白岩松:
其实北京市,前几天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的新闻,准备开始实施并且提醒相关的政府部门或者各个部门上下班,并且号召的更多人在家里办公等等,但我觉得这不是一个解决高考的问题。另外,中国的高考恐怕拿任何一个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来做借鉴,只能借鉴中间很小的东西,大部分是不可以借鉴的,因为我们目前对高考的重视程度,虽然大家说,成功的路不止一条,但是中国的高考太特殊了,1020万所搅动整个社会的投入情绪都是任何一个地区都很难比拟的。所以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做很多顺水人情,日期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