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一年间:干部成长大舞台

向常中   记者   周萱

    “5·12”地震之后,我市12000多名各级干部始终站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最前沿。在紧要关头,中组部选派11名、团中央选派12名,浙江省选派13名、省委组织部选派38名、省级部门选派专业技术人才10名到我市挂职开展工作。同时,市委紧急从市、县区级机关抽调100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党员突击队,分批赶赴青川灾区抗震救灾;紧急选派110个市级部门500余名干部组成72个工作队,进驻重灾区青川等县区72个乡镇协助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这被认为是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干部大动员、大聚集。

    本地干部:变压力为动力

    “5·12”地震发生后,市委就喊响“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个标杆。”在紧急抢险阶段,各级干部不畏艰险,不怕疲劳,不分昼夜,连续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示范作用,充分体现了一名干部就是一个标杆,真正成为了抗震救灾的生力军。

    面对恢复重建的繁重任务,如何保持党员干部持久工作激情,是市委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强在市委五届十次全会上指出:“要坚持群众公认,突出凭实绩选人,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的主战场、主阵地识别干部、检验干部、考察干部、使用干部。”

    信心来源于一线,力量来源于一线。市委率先在全省评选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为了真正把那些群众认可、组织信任的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评选出来,市委采取在县区召开领导干部大会进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再进行县区常委会票决、公示等方式,评选了10名抗震救灾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并把培养使用结合起来,2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提拔进县区党委班子任职。一名从乡镇提拔为县区党政班子成员的同志感慨地说:“虽然是对我一个人的提拔,却是对我们乡镇基层一班人的激励。救灾抢险阶段让我感到的是繁重的工作压力,现在我更多的是有了把工作干得更加出色的动力。”

    注重一线选拔任用干部,注重表彰奖励一线干部,已经成为市委一班人的共识。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切实加强灾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精神,重灾县区的县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可增加2名,乡镇可增加2至3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

    备好,市委切实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程序,注重面向基层选拔,坚持在特殊时候使用干部程序一步不减。坚持召开民主推荐大会推荐提出考察对象,民主推荐未能产生足够的得票过半的人选,都进行了第二次推荐。考察对象提出后,组建考察组,发布考察预告,采取个别谈话、民主测评等方法,广泛深入了解考察人选德、能、勤、绩、廉情况。在讨论决定之前,还将这些拟提拔人选在一定范围进行酝酿。充分酝酿后,才提交市委常委会讨论决定。“5·12”地震以来,我市7个县区提拔的22名县区党政领导成员全部为县区部门和乡镇领导干部;7个县区对113名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表现突出的干部选拔进乡镇领导班子。同时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148名人员即将充实进乡镇领导班子工作,改善乡镇领导班子结构。一名提拔为副县长的同志说:“从一个普通基层干部成长起来,又是组织上特殊时期使用的干部,这充分表明市委注重一线、注重基层的用人导向,我更感到肩上责任重大。”

    从社区党支部书记破格提拔为一名副镇长的姜蓉,起早摸黑深入社区,深入群众,帮助解决灾后恢复重建的具体问题。有时侯,为几包水泥,为一车砖,她都要来回跑四五趟。面对群众的信任,她谦逊地说:“现在,中央、省、市上的干部都来帮助我们灾区,组织上又把我从一个最基层的社区干部破格提拔为副镇长,我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我要以实际成效来回报组织和社会。”去年采取层层推荐的方式,在全市表彰了抗震救灾表现突出的182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321名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组建“5·12”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在全市各地开展巡回报告110余场次,受众11万余人。这一系列举措,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投身灾后恢复重建的积极性。

    正是市委及时把坚持实事求是、敢于落实负责、勇于爬坡前行、善于攻坚克难的干部选拔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抗震救灾一线干部工作力量切实加强;正是市委注重从基层一线、发展主干线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各级领导班子,形成了崇尚实干的鲜明用人导向。在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中,涌现出6个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10名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和中组部、省委表彰的6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8名优秀共产党员、党员领导干部,为广元人民赢得巨大的荣誉。正是市委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有利于事业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关键岗位用关键干部,崇尚事业、追求卓越、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用人导向,全市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灾后恢复重建提速加快,经济发展止滑提速。

    挂职干部:从配角到主角

    市委明确提出,要把挂职干部当成本地干部一样安排工作,更要像本地干部一样关心培养。要为挂职干部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极重灾区青川县是集聚挂职干部最多的,县级挂职干部近10人,科级挂职干部46人。

    “在灾区,我时时处处感受到市委、县委的关心爱护。我在参与重建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请求延长挂职时间,关键是还想多为青川做点事情。”从省第六建筑有限公司到青川挂职任县规划和建设局副局长的邓伟感慨地说。他是青川县7名科级挂职干部即将结束为期一年挂职的其中一名,与他一起提出延长挂职时间的还有吴先德。邓伟虽然是副局长,先前承担板房建设,后又承担农房重建设计、技术培训、安全等棘手任务,甚至有时候自己还要承担办事员的事情。他说:“感到欣慰的是目前农房建设已经完成90%,9月底能顺利完成农房建设任务。”

    中组部选派到青川县任县委常委、副县长的何任飞更是忙个不停。他说:“真想白天黑夜地干啊,让青川人民早点完成灾后重建任务。”一年里,他牵头完成了36个乡镇测绘和地质灾害评估,相继完成灾后重建总体实施规划、城镇体系规划、35个乡镇规划、县城规划等55个规划,城镇体系及竹园、乔庄城镇规划。牵头组织率先启动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突出“小青瓦、白粉墙、人字顶、木栏窗”的川北民居特色,广泛采用防潮、隔音、保暖的新型墙体材料,建成抗震性能高的钢木结构、轻钢结构、蜂窝保温整体钢构和穿斗木架结构房2.73万户,加快了青川农房重建步伐。有时他顾不上回食堂吃饭,就在工地上吃。他笑称,自己是一个副县长级别的办事员。说完,他补充了一句:不过,青川所有的干部都是灾后重建的生力军。

    还有中组部选派到青川县任县委常委、副县长的朱定勤,人瘦了一圈。但他说:“虽然很辛苦,但我的专长技术得到最好的发挥。”他不顾年龄偏大、身体欠佳,义无返顾地投入青川灾后重建;他经常披星戴月、废寝忘食、任劳任怨地工作。无论在青川的酒家垭建设工地、井田坝大桥建设现场,还是在36个乡镇道路的施工点,处处都能看到朱定勤奔波忙碌的身影。在他和浙江援建指挥部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今年5月,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中的第一个项目——酒家垭隧道建成通车。中组部选派到剑阁县任县委常委、副县长的秦斌竭力做一个“广元人”、“剑阁人”,为广元机场复航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挂职干部高起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协调黑龙江省级部门,组织150家企业,在哈尔滨市成功举办四川省广元市灾后恢复重建投资说明会。

    一组组发展数字,一个个项目落地,凝聚着挂职干部的汗水和付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灾区人民的好评,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2008年年度考核100余名挂职干部全部被评为“优秀领导干部”;博士服务团成员赵长军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被交通运输部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被评选为“浙江骄傲——2008年度最具影响力10大人物”,被提拔为浙江省交通厅交通勘察设计院副院长;青川县委已将从苍溪县选派到青川县挂职任沙州镇党委副书记的谢继东提拔为青川县凉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从旺苍县选派到青川县挂职任乔庄镇党委副书记的陈正宏提拔为青川县桥楼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挂职干部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较好地融入了当地,做起了“当地人”,也由原来的“配角”渐渐变成“主角”。“现在都是干我们自己的事情,吃苦受累都没有关系,都是为了建设一个共同的家园。”挂职干部陈正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