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困难的高校和专业将可能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昨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实施积极就业政策议案的代表座谈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北京拟建立在京高校的就业排行榜,引导专业设置,促进大学生就业。
考虑纳入部属在京高校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处处长孟宪苍表示,在近期北京市召开的就业促进会议上,副市长丁向阳表示要建立高校就业排行榜,引导高校的专业设置,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他表示,按照丁向阳的指示,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进行前期工作,排行榜将不仅针对北京市市属高校,教育部部属的在京高校也考虑纳入进来,排行榜可以作为招生、专业设置的依据之一,这也是调整就业政策的长效机制之一。
排行榜也将是限制招生的措施,他表示,高校不能无限制地扩招,把学生招进来后不管其就业情况,将负担推到社会。
代表指扩招将矛盾后移
这一点也得到代表们的赞同,有代表提出,解决就业问题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还要考虑长远,譬如高校扩招,此前本科生扩招,今年开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也开始扩招,甚至博士后都扩招,将矛盾全部后移,今后的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
多名来自高校的代表表示,今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市人大代表王玉梅介绍,她所带的研究生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签订正式的三方协议,而往年这个专业是最火的。
代表们建议,希望政府部门针对不同的就业群体,拿出更多阶段性的措施和长效机制,缓解就业的压力。 (记者李立强)
回应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就业难不能简单归咎于扩招”
“大学招生计划是由国家控制的,不是随便决定是否扩招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校扩招是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不是高校自己能简单决定的。她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就业难归咎于扩招。“当然,扩招确实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一些压力,但不是唯一的、根本的原因。”
对于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提出设立“排行榜”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她认为,大学生就业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包括专业是否对口、家长、考生就业期望值、政策导向等问题。“设立排行榜对于高校就业工作的促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都有促进作用。”
她表示,北京市相关部门提出一些促进就业的措施是积极的行动,“但一个复杂的问题指望任何一项行动进行彻底改变,不太符合现实。”本报记者 杜丁
华北电力大学 “设排行榜不足以解决问题”
“现阶段设立排行榜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弄不好会误导社会、家长和考生。”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就业包括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其中就业率又包含了签约、考研和灵活就业,很难用数字进行排行。他建议,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可以把高校的学生就业去向和就业构成等数据以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开、公布,让考生和家长自己做判断。
另外,对于“高校扩招导致就业压力”的观点,他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高校扩招肯定不是主要原因,“中国整体大学生数量,基本判断不是多了,而是仍然不够,大学以上学历的劳动者比例在世界上仍然不高。”他认为,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根本的还是进行包括劳动人事改革的整体推进,建立更加灵活的用工制度。“另外还要跟上配套的社会保险制度。”(记者 杜丁)
相关新闻 未就业大学生不享失业保险
北京市相关部门表示,不会出台此政策
昨日,北京市人保局和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北京没有也不会出台“大学生失业保险金”政策,目前只有针对困难家庭学生的低保。
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撰写提案,建议国家出钱将失业保险覆盖到待业大学生,允许其享受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具体操作可以由学校或者社区进行大学生就业登记,针对未就业者发放。名称可以叫做“就业准备金”等,以便和“失业”这个概念区分开来,显示对这个群体的关怀。
昨日的座谈会上,有代表询问北京是否有此项政策,同时表示,就业政策既要促进大学生就业,但也不能把人养懒了。何况大学生也不是最困难的群体。对此,北京市相关部门明确表示,北京没有也不会出台该政策。(记者李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