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央视《经济半小时》以“经济利益催生奥数热,北京奥数市场规模1年20亿”为题,报道了北京奥数培训市场调查,该调查援引业内人士的话称:现在办一个奥数培训机构,一年少则有数百万的收入,多则有数千万的收入。
透过奥数,可以看到,在当下的教育界,有一种关于“强弱势知识”的潜意识,凡有助于找到好工作考进好学校捞到一眼可以看得见利益的,被称之为“强势知识”;反之,可称之为“弱势知识”,这个概念,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即“窄化”至是否有利于“到更高一级的好学校上学”。许多人就将眼光放到了这上面,搞出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产业。奥数只算其中之一,包括前段时间曝光的“航模加分”风波背后的“三模三电”,以及各种艺体类特长班的考级和评奖,都已形成一条清晰的利益链条。
这个链条,一端拴在从幼儿园就开始的各种培训和考级机构,一端拴在对孩子读书具有生杀予夺权力的学校,中间还串缀着各种考试、教材编印和评奖机构。这个链条的最关键点,就在于对升学“有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相关利益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借用权势部门对升学条件的掌控权,上下其手,将其纳入到升学和择校的考量条件中。
试想,如果去掉“升学有用”这层糖衣,还有多少孩子会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令人头痛的数字游戏?失去了强势知识身份的奥数,其命运恐怕不会比取消科举之后的八股文更好。
□曾颖(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