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两个季度的大力度投资拉动和信贷支持之后,我国经济下滑得到一定的控制。今后应当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比例关系和经济结构、扩大居民消费上下大力气,多做文章。

  

  随着今年4月和1~4月经济数据的公布,人们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做出了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

  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经济已经“处在复苏‘整固’阶段”,“经济好转,尚需巩固”。主要理由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或者拉动力有很大提升,或者有向好的表现;最令人注目的是投资的快速增长。1~4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超常增长,同比增长30.5%;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8%,保持良好态势;外贸出口按工作日计算环比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的确,从抑制经济下滑和“保增长”的角度看问题,固定投资的超常增长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这意味着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可以创造更多的增加值。投资的大幅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出口大幅度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新增固定资产可以为今后的较快增长奠定新的物质基础。另外,今年以来股市持续升温,上证综合指数已经上涨了45%,说明人们的信心有所恢复和增强。

  中央实施的扩大内需的政策,其积极效果已经初步显露,经济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经济形势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但笔者认为,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只是经济形势的一个方面,真正“走出低谷”还需时日。

  

  如果我们从内在联系上系统地考察全部经济数据,并同时作另外两方面的考察——实施高度扩张性经济政策的代价以及对今后实现科学发展的影响,同我国密切相关的国际社会的经济状况,那么,当前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不容盲目乐观。如果说,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不能不受影响的话,那么,我国单独走出危机的可能性较小。我们必须注意到以下几方面的不利情况。

  (一)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和第一季度持平。但这个增长率只相当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一半,相差15个百分点。这就是说,虽然总内需的比重增加了,但内需的结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比例)却更加不合理了,投资率进一步上升,居民消费率进一步下降。这样,即使今年实现了保八的目标,也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的。这种脱离居民消费需求的经济增长,是难以为继的。

  (二)4月全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2.8%,出口同比下降22.6%,这已经是连续6个月下滑。这说明,外贸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假如我国过度依赖出口的状况已经转变,那么,这种下滑就包含着正常的因素。但是,内需和外需、消费和投资的不合理比例关系是长时间形成的,调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只要我国经济增长对出口的过度依赖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只要居民消费需求的比重不能显著提高,只要超常大量投资是不可持续的,那么,只有当美国、西欧、日本等等的经济已经复苏以后,我国的经济形势才有可能真正好转。因此,至少在今后几年内,能否扭转出口大幅度下滑的局面,仍然是判断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不仅增长率同比下降8.4个百分点,而且月环比回落1个百分点。这就说明,工业增长仍然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强大约束。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相差13.2个百分点。但是今年1~4月相差25个百分点。4月发电量同比下降3.55%,下降幅度显著大于3月的0.71%。这说明,工业、电力的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存在很大的反差。可能的情况是:固定资产投资所消化的投资品有相当一部分是存货;不少固定资产投资并没有转化为新的生产能力,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力;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从而转化为新的产能过剩。从工业和发电量的数据来看,经济增长的低迷状态尚未结束。

  (四)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供的情况,目前钢铁总量严重过剩,板材问题尤为突出;落后产能比重较高,恢复生产存在盲目性;进口铁矿石增加过猛。去年我国钢铁生产能力已经超过6亿吨,而产量只有5亿吨;今年对钢铁的需求预计4.7亿吨。这就是说,即使不再增加新的生产能力,产能过剩也高达25%~30%。今年第一季度,进口铁矿石1.31亿吨,同比增长18%;4月进口5700万吨,高出正常进口量近一倍。这种情况不是钢铁行业独有的。这说明,有些行业并没有在转变发展方式和“调结构”上多做文章。

  (五)4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下降1.5%,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6.6%(其中生产资料下降8.1%),降幅均大于3月。价格指数的下降并不是通货紧缩的表现,而是产能过剩、生产过剩和消费需求能力不足的表现。通货紧缩的本来涵义是流通中的货币供给不足;但现在,无论从新增贷款来看,还是从货币供给来看,都不存在货币供给不足的问题。2007年和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8%和21.6%,而今年1~4月仅增长15%,下降了几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投资和贷款的大量增加,都没有较多地转化为居民的消费能力。

  (六)第一季度22个省份工业利润降幅虽比前两个月减少7.3个百分点,但仍然下降32.2%。4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3.6%,降幅比3月的8.3%又有所扩大。1~4月,财政收入同比下降9.9%。这就说明,经济增长还没有从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方面体现出来。

  (七)1~4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下降34.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21%。4月分别同比下降33.6%和22.5%。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的第七个月下降。这一方面说明,世界销售市场和赢利空间都相当狭小,外商缺乏投资积极性;另一方面说明,国内投资的积极性,主要来自政府方面。这也不利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八)今年以来,股市持续升温。这种升温和投资、信贷的大幅度增长相一致,但是和工业增长、出口增长、经济效益的状况不一致。这就说明,股市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大量资金的入市拉起来的,还明显缺乏产业基础和业绩基础。因此,不能简单地以股市升温来判断经济形势。

  

  就国际社会来说,经济仍然处于衰退之中,经济复苏遇到多方面的阻力。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同比下降6.1%,欧元区经济同比下降2.5%,日本经济仍然在恶化当中,俄罗斯比上年第四季度下降23.2%。IMF认为,亚洲今年将收缩2.9%,明年有可能微弱复苏,增长1.6%。4月下旬七国集团的声明指出,“经济活动应该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复苏,但前景仍然黯淡,下行风险依然存在。”美国财长盖特纳提醒人们,现在推断全球经济开始复苏,“还为时尚早”。单纯从GDP增长率来看,今年世界经济有可能触底反弹,明年开始逐渐复苏;但就整个宏观经济运行来说,很可能处于较长时间的低迷状态。

  目前,我国在连续两个季度的大力度投资拉动和信贷支持之后,经济下滑得到一定的控制,今后应当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比例关系和经济结构、扩大居民消费上下大力气,多做文章。只有这样,经济复苏才能建立在可靠的经济基础上。(陈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