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控烟协会在京召开媒体新闻发布会,建议中央纪委、监察部禁止公款消费烟草制品,杜绝因烟草消费滋生的腐败现象。(5月20日人民网)

  因烟草消费滋生腐败现象,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收钱叫受贿,收烟通常不算。送钱不便的时候,通常也就送烟。数百元上千元一条的香烟,一送就是八条十条,有的地方改送烟票了,送的更顺手,收的更顺心,除了多一道兑换现金的环节,它跟受贿又有什么区别?如果禁了公款购烟,只要看一看官员抽的烟,再联系他的月收入,就能知道这个官员到底清廉不清廉。现在重视源头反腐,新组建的机构就有预防腐败局。从这个角度说,禁止公款购买香烟,当是源头反腐的措施之一。

  只是这“杜绝因烟草消费滋生腐败现象”的提议,竟来自控烟协会,似乎有些尴尬,仿佛仅因抽烟有害健康,才有“杜绝”的理由。那么,杜绝公款吃请的倡议,是否该由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协会来提议?至于杜绝公车消费,杜绝公款出游,恐怕就没有谁可以提了。为什么“三公消费狠如狼,万众叫骂习如常”,真正的原因如果就在于它对挥霍者本身无害,那就太让人感慨了。

  我有一个学生,工作不久,就学会了抽烟,我问起他抽烟的缘由,他告诉我,你会抽烟,别人就会送烟,否则,就等于少了一条财路。这样的生财之道,竟然可以昭告于人,足见它早就是官场的显规则。不少人的烟,就是因为“不抽白不抽,抽了也白抽 ”,才抽上瘾的。真要断了公款购烟的路,中国的烟民估计会有大幅的下降。这大概是由控烟协会来倡议禁止公款购烟最合乎情理的地方。

  其实,该不该禁止公款消费烟草制品,中纪委、监察部比谁都清楚,实在是用不着控烟协会来倡议的。而且,控烟协会也应该清楚,关于禁止公款消费烟草制品,财政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早在1993年就有明确的规定:“会议期间不得组织游览及与会议无关的参观活动,不得招待烟、酒、糖、果等,不得宴请与会人员和发放任何物品、纪念品。”结果呢,会议桌上摆香烟,成为惯例;会后餐间上烟,早成惯例;弄不好会议的文件袋里装了一包烟,也属惯例;所有这些烟,肯定都用公款购买,都可列入财政支出,无疑也是不成文的惯例。财政部发的文件不管用,控烟协会的倡议又能起多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