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还有哪位大学生自称“天之骄子”,你一定会觉得相当“雷”人。近十年的高校扩招,“大学生”这一称呼早已完成了从“精英”向“平民”的大转身。所以,即便出身“名校”,“现在混得很落魄很窘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对此,或许有人会无可奈何,会抱怨社会不公,甚至还会郁闷落魄(《中国青年报》4月 15日)。但我觉得,那些自称“名牌大学毕业生”的人,首先应该扪心自问——除了那张文凭,还有什么能够证明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现在确实是个问题,但似乎远没有媒体报道得那么严重。本人大学本科毕业也才三四年,观察周遭,稍微“混”得可以的同学,如果不打算买房,其实过得都还不错。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当年成绩并不突出的女生,那次在北京见面,谈起找工作难的话题,她甚是不解:“在北京这样的地方,只要你有能力,肯踏实干,还愁找不到工作吗?”
反观那些一直找不到“理想”工作的昔日同窗,除了极个别运气极差的,感觉上他们似乎有个共同点——要关系没关系,要能力没能力,要学识没学识。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上过大学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大学课程绝对比高中轻松,学多学少完全靠你自己。既没有课后作业,也不需要温书复习,只要你稍微用点心,考前借笔记或课件突击一下,要想糊弄几个学分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毕业工作后,遇到过一些所谓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其中不乏出身全国知名院校以及211工程大学的。共事之后甚是感慨,原来“名牌大学毕业生”并不都“名牌”。通宵包夜上网,一睡睡到晌午,大学4年一晃而过,到头来是脑子里空空荡荡,干啥啥不行。既没什么学识,又不懂得与人相处,受点小委屈就抱怨世事不公。这样的人,除非有个“好老爸”,如果能找到好工作,我看那绝对是前辈子修来的福分。
前些日子,读了一些老一辈大学生回忆当时校园生活的文章,感触颇多。那代大学生身上的激情与勤奋,是现在的许多人无法比的。例如,著名的时事评论员曹景行先生,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时候已经31岁。4年的历史系本科生活,他简直是个学习狂,不但把“从类人猿直到中国现在的改革开放”的历史“好好地端详了一番”,而且还自学英文版的《世界经济史纲》,选修了世界经济、国际关系以及新闻课程。当时复旦大学要求120分的学分,他拿了180分。
奉劝那些没有一个“好老爸”的大学生,每个人的命运是不一样的。别看着别人在花前月下,自己就蠢蠢欲动,别看着别人在通宵玩游戏和上网,自己就可以放纵一下。要知道人家“老爸”已经为他铺好了“成才 ”之路,你所应该做的是抓紧时间,多多读书,多多实践,学会与人相处。混张文凭容易,但那张文凭到头来并不能证明什么。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