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3月初,市纪委效能监察室约请市直属学校、医疗机构、重点企业等52名业主代表进行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审批服务满意度测评。测评对象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审批服务涉及的发改委、经委、国土资源局、规划和建设局、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环保局、消防支队、防震减灾局、气象局、人防办、工商局、政务服务中心等12个市级重点部门。测评内容为办事效率、简化流程和特事特办、廉洁自律三项。从收回的有效测评表来看,满意票数居前3位的单位依次为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气象局、市经委和市防震减灾局(并列);不满意票数居前5位的单位依次是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和建设局、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市人防办。
测评后,市纪委、市监察局庚即召集这12个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督促各单位制订有效措施、及时整改到位,为灾后重建项目提供高效、优质的审批服务。
各部门高度重视整改工作,迅速组织召开干部职工会、职能科室负责人专题分析会等,针对办事效率、简化流程和特事特办两项测评最不满意内容开展反思自查,结合灾后重建需要和本部门实际制定整改措施。一是着力提高审批效率。大力压缩审批时限。市规划和建设局对企业资质审批等6项服务项目承诺即时办理,将报建申请等2个服务项目审批时限降至1个工作日办结;市环保局将报告书等3个审批事项办结时限分别减少50、25、12个工作日;市工商局登记受理等3个审批事项办结时限由原来的5至15个工作日全部压缩至1至2个工作日;市消防支队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等3个项目的办结时限缩短为2至3个工作日。抓权限下放,解决窗口“只挂号、不看病”问题。市国土资源局明确一名副县级干部进驻政务中心并充分授权,市规划和建设局将所有行政审批项目全部交由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受理初审,真正做到便民利民。二是着力简化流程、做到特事特办。精简、调整内部审批环节。市规划和建设局对项目初设批复、办理施工许可等4项审批服务的23个前置条件予以简化;市环保局将政务中心环保窗口的项目申报形式审查改为直接受理审批,把对环境影响小、同属一个区域的项目进行打捆环评;市工商局再造市场主体准入登记流程,将“受理、审查、核准、发照”4项简化为“一审一核”2项。灵活履行审批程序。市规划和建设局对符合审批程序但不能得到及时审签的项目采取先电话请示后完善领导签字程序的办法特事特办;市工商局实施变通审批办法,对一时不能提供审批文件的项目,先予办理营业执照、手续完善后再核准经营范围,保障灾后重建项目审批不出现“梗阻”。降低办事门槛。市工商局根据灾后重建项目的特殊要求实施“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放宽出资方式、出资额、出资时间”、“放宽企业集团登记条件”的“三放”措施,促进灾后重建项目“快生”。
各部门立足灾后重建,强化人本服务理念。市规划和建设局拟定工作日延时制并要求职能部门及时公开信息,市工商局对灾后重建项目实行工商联络员24小时工作制,同时大力开展“主动联访、主动下访、主动回访”“三访”活动,做好灾后重建项目良性发展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