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轨车厢被吊正。本报记者 韩萌 摄
 

  昨日7时36分许,由陕西韩城开往北京西站的1164次列车,在河北省涞水县野三坡镇境内发生脱轨事故,列车最后6节车厢脱轨,车辆没有倾覆,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后,脱轨车厢内的乘客被转送至前面车厢,解除脱轨车厢的列车于当日中午12时53分安全抵京。铁路方面及当地政府迅速组织人员赶往现场抢修。

  铁路部门表示,受事故影响,京原线2列普通旅客列车晚点。预计今日零时许可恢复铁轨的正常通车。

  高架桥下民房密集

  事发地点位于野三坡镇上庄村的一处铁路高架桥上,高20多米的桥下,民房密集。

  昨日中午,距高架桥100余米处,1164次列车的两节卧铺车厢以及一节行李车厢,脱离轨道向左侧倾斜,车轮及车底弹簧压在枕木上,车轮向左脱出铁轨8厘米左右。一旁,另有三节卧铺车厢被救援拖车拖起。

  长约600米的高架桥上,近千名身穿黄背心的铁路抢修人员,密密麻麻盖住了近1/2的桥面,他们在更换被脱轨列车压坏变形的枕木。

  “事发时车速不快”

  野三坡车站道口工作站值班员介绍,这条铁轨是单行线,按照原定计划,1164次需要到野三坡车站停留4分钟,等南行火车通过后,再并轨驶往北京。

  “当时列车应该是减速行驶,要是速度快了,很可能会脱轨倾覆到桥下。”他说,事发点距离车站不远,加上高架桥接着又转弯,车速并不快。

  看了现场的张师傅称,铁路桥中部左侧的一段铁轨损毁严重,断裂成大大小小10多块。一路三四百米的枕木,被列车车轮碾压断裂,有的几乎被轧成“木渣子”。

  列车长安抚乘客

  据介绍,事发后,该车列车长挨个车厢安抚乘客,并协同几个同事将脱轨列车乘客全部疏导至前面车厢。

  12时53分,少了六节车厢的列车安全抵达北京西站,晚点约2小时30分。

  - 亲历

  “火车像滑过搓衣板”

  “感觉火车像从搓衣板上滑过。”山西乘客张先生,这样描述事发当时的感觉。他乘坐的卧铺车厢是第11节,脱轨的第一节车厢。

  颠簸过后,列车随即停驶。他称,大约半小时后,列车长挨节车厢向乘客说明情况,“称‘前方事故,临时停车’。”张先生称,直至上午9点半,卧铺车厢两三百名乘客被通知拿着行李前往前方坐席车厢。列车重新启动,在附近车站停留到11点左右时,才重新上路开往北京。

  “连着轰、轰的几声,好像炸山的声音。”事发当时从桥下经过的当地居民周大爷说,听见头顶连声发出的巨响,他撒腿就跑。100多米外停下时,回头看见铁路桥碎石子乱飞,尘土飞扬。

  - 寻因

  事故或因铁轨裂痕导致

  至昨日下午3时左右,5节脱轨车厢被拖离现场。北京铁路局现场救援人员称,经初步勘察,1164次列车第10节车厢底部有严重划痕。列车从第11节车厢开始脱轨。

  现场一挂有北京铁路局胸牌的人士称,据现场查看分析,列车经过高架桥时,可能有一节铁轨原存裂痕,列车经过时,车轮将有裂痕的铁轨压断,后续车轮经过时,断轨上翘,先划到列车第10节车厢,后打到11节车厢底部,铁轨被撞碎导致列车后6节车厢脱轨。但这一说法未获得官方证实。

  昨晚,一名不愿具名的铁路专家表示,出事的京原线地处山区,行车速度很慢,时速应在50公里左右,“时速低是事故没有酿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至于为何低速行驶中仍会脱轨,该人士称,未到现场不好分析,“铁轨断裂、路基塌陷等,都会造成列车在低速行驶中发生脱轨。”

  - 抢修

  近千人现场抢修

  事发后,铁路部门和当地政府迅速组织人力救援抢修。

  据现场抢修人员介绍,现场有来自北京丰台、通州、石景山及山西铁路部门的工人,近千人前来救援。涉及铁路车辆段、机务段,电力、救援队等多个部门。

  昨日12时40分,近百名抢修人员设置引导轨,在抢修列车头的牵引下,三节车厢被缓慢拉回到未受损轨道上,随后由火车头拉到距此约2公里的野三坡火车站。随后,赶到现场的铁路局车辆段工作人员,对这三节车厢的车轮和厢底等处进行仔细勘察拍照。

  下午3时左右,剩余3节车厢中的两节被成功扶上铁轨,由牵引机车牵离现场。

  今日零时许,最后一节行李车厢拖离铁轨。

  1164次列车(陕西韩城至北京西),除机车外,共16节车厢,脱轨车厢为第11节至16节,包括5节卧铺车和1节行李车。

  - 影响

  一受阻列车乘客换大巴抵京

  昨日,铁路部门表示,受此次事故影响,有两列普通旅客列车晚点,未透露具体车次。

  当日,乘客张先生称,其所搭乘的6438次列车因脱轨事故晚点。他称,昨日上午8时30分,列车抵达河北白涧,原定停车两分钟,但之后却一直未重新启动。

  张先生说,列车未广播停车原因,但从列车员处获知前方出现事故。中午用餐时间,列车为乘客准备了面包、水以及每人一盒方便面。

  下午17时15分许,铁路部门组织乘客下车,统一转乘免费旅游大巴抵京,并安排行李同车抵达。

  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甘浩 刘泽宁 左林 张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