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在受灾群众永久性农房建设上,破解个个难题,探索式展开工作,截至4月3日,该县97%的重建户均开工建设,68%的重建户完成重建,1万余维修加固户入住。
在“5·12”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的青川,一幅灾后重建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无论是置身平坝河谷,还是地处高寒山区,一座座富有特色的新村绕山间,一个个集镇重建项目遍地开花……
“5·12”特大地震,青川县有6.4万户群众受灾,其中5.3万户农房需要重建,1.1万户农房需要维修加固,受灾群众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是如何快速、有效地推进永久性住房建设的?
建房资金短缺:
化整为零 破解难题
地震中,许多群众用一生积蓄修建的房屋瞬间化为一片废墟。家毁了,重建是必然,但在这个特殊时候,拿出数万元重新建房,资金短缺无疑是建房面临的头号难题。
观音店乡董家村贺家院社贺枝培父子俩会砖工、木工,平时在外务工,震前家庭经济条件稍微殷实一些,但同样面临资金难题。父子俩采取了化整为零的方法解决:自筹一部分,国家补助一部分,东挪西借一部分。在地震后第12天,他们就自己动手开始了建房行动。两个多月后,一幢一楼一底的砖混新房拔地而起。为了让自己随时不要忘记还有欠账这条尾巴,父子俩在一楼客厅显眼处列出了还款计划。
为帮助群众解决农房重建资金困难,青川县还推出一系列特别措施,强化政府补助资金的“杠杆作用”,启动重建兑现1万元,房屋主体完工全部兑现。强力推进风貌统一,凡建设穿斗木架结构、钢木和轻钢结构房的,在开工时就全额兑现。强化浙江援助资金的“催化作用”,在贷款贴息、沼气、水、电、路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农户建房。强化社会资金的“聚合作用”,通过红十字会、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等爱心捐赠,加快600户特困户的农房重建进度,确保特困户安居。强化银行贷款的“放大作用”,成立永生担保公司,首期注入资金5000万元为“药引子”,为每户贷款担保1万元至3万元。开通“绿色通道”,简化贷款程序,政府贴息,县农村信用社已发放农房重建贷款1.8亿元。
“政策补助、贷款支持、援建资助、群众自筹”,多渠道筹资,有效破解了农房重建中资金短缺的问题。
农房调整结构:
轻钢、钢木结构节约成本6.9亿元
紧俏的建材和高涨的建材价格无疑是重建路上的两只“拦路虎”。
乔庄镇石元村九林社村民赵洪银面对这两道难题,想到了另外一个建房方法:变建砖混结构为建木楼。说干就干,买木头、找木匠,清废墟,赵洪银起早贪黑忙活了4个多月,一幢木楼在去年9月底呈现在公路边,引来众人羡慕。
与此同时,沙州镇、姚渡镇的一些村民所处之地因危桥限载、白龙湖阻隔,建材多次转运、成本高、无保障,便采用清华大学给予技术指导的轻钢结构建房,沙州镇江边村胡金安、王宝玉等村民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建成了轻钢结构房屋,户平5至7万元。据了解,全县通过调整结构后,有15802户重建户由计划修砖混结构房改为修建轻钢、钢木结构房等,从而节约成本6.9亿元。
在群众为建永久性住房想方设法的同时,青川县委、县政府一刻也没闲着:紧急恢复、新建52个砖厂,及时恢复受损水泥厂,与周边市州及相邻省、市建立标砖联系机制,在县内规划36个钢材、水泥直销网点,政府适当补贴运费,在青竹江和乔庄河沿岸规划机制砂场54个、农户自采点124个,放宽政策限制,实行木材采伐零收费制度,简化手续,由本人申请、村组证明、乡镇备案即可间伐承包山林树木,与俄罗斯、加拿大签订20万立方米木材采购合同,由县国投公司集中垫资一期采购3.5万立方米木料,县特供办按成本价销售给建房企业等……所有的措施,就是为了让群众购买到建材。 通过这种群众与政府联手的办法,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探索,有效化解了建材紧缺和价高的难题。
重建升级:
结合新农村 建出新气象
是集中建房还是像以前一样分散建房?两种模式中又如何体现重建升级?大院乡大茅村想到了通过群众表决决定。4个社127户村民通过表决,有42户群众选择统筹建小区式房屋。这一想法很快获得了政府批准。“村民人平建30m2住房,有入户通道、圈道、绿化带……”在即将竣工的工地上,记者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新农村面貌。
破解资金难题,解决建材“拦路虎”,尊重民意。截至4月3日,青川县97%的重建户均开工建设,68%的重建户完成重建,1万余维修加固户入住。全县在受灾群众永久性农房建设上,破解个个难题,探索式展开工作,不仅走出了一条群众踊跃建房、满意建房的有效之路,还建出了新农村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