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震无恙、中震不坏、大震不倒,要是我们居住的房屋都装上这种‘橡胶
脚’的话,再遇上地震不用担惊受怕了,这隔震技术真好!”日前,在我市灾后
重建建筑隔震新技术应用推介会上,大家在观看中国工程力学院工程研究人员进
行隔震建筑地震模拟演示后都惊叹不已。
据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院研究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戴君武教授介绍,传统的抗震方法是加大钢筋和混凝土用量来提高抗震能力,而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抗震减灾技术就是隔震技术,已在日本广泛应用。隔震技术是在不改变原建筑设计方案的同时,在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实践证明,隔震体系一般可使结构水平地震加速度反应下降60%左右,让上部结构设防裂度降低1-2度,使建筑布置更加灵活,还可减小一些结构的部分土建造价节约下来。按施工经验,隔震结构一般比非隔震结构造价可降低7%-5%。该技术的关键部分就是隔震橡胶支座,它安放在结构物底部和基础(或底部柱顶)之间,把上部结构和基础“隔开”,改变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动力作用,明显地减轻结构物的地震反应。隔震橡胶支座的中间部分采取一层橡胶加一层钢板的方式多层叠加,支座中还灌有铅心。当地震发生时,让建筑物在橡胶垫上滑动而减少震动,以柔克刚,既能隔震,又不影响承载力。加了隔震层后,房子就像在海上漂的船,来自下面的震动不会使它倒塌。隔震橡胶支座在正常使用和维护下寿命可达80年以上,可与建筑物寿命保持同步,打破了天然橡胶10年至20年的使用寿命界限,而且能够像轮胎一样更换。该技术目前在北京、新疆、甘肃等地的800多栋建筑物中推广应用,适用于较重要的低层和多层建筑。而该产品在广元生产不仅标志着我市在抗震新技术应用上取得新的突破,而且标志全省有了首家生产隔震减震材料产品的厂家,将进一步加快我市灾后重建步伐。
副市长张康明说,我市灾后重建任务艰巨,建筑质量又是灾后重建的重要环节,抗震材料在过去只是应用在道路和桥梁中,希望将抗震减灾的新技术、新材料推广到重建中去,在重要地区重点行业的重建中大量推广此项技术,让新型材料应用领域和范围更加广泛,让建筑的安全性能更高。
四川强实隔震科技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欧仕彬告诉记者说,公司生产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产品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隔震装置,它显著的特点是:“以柔克刚”。此项技术于2001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实验成功,并纳入中国建筑隔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在甘肃武都经受了极限检验,是国内唯一受到地震检验且有优异表现的产品。
相关链接
基础隔震让建筑物有缓冲
鉴于地震预报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各国都将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建筑抗震性能上。
许多国家在研究和应用抗震建筑的时候,离不开抗震理论的指导,其中“基础隔震”作为最为成熟的抗震理论,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础隔震”是在建筑物底部与地基之间,增加适当的缓冲物,使建筑物在受到地震波作用后的加速度反应大大减弱,同时让建筑物的位移主要由隔震系统提供,从而使建筑在地震过程中发生的变形非常小,达到防护目的。目前的基础隔震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叠层橡胶支座;滚动、滑动支座,包括砂垫层、石墨垫层。在实践中隔震建筑的抗震效果令人惊叹,这促使各国相继制定出适合自己国情的隔震设计标准,尤以中、美、日三国最具有代表性。
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1年)在基础隔震设计目标上规定:在遭受小强度地震影响时,建筑结构基本不受损坏和影响使用功能;当遭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将不发生危及生命安全和丧失使用功能的破坏。
美国在《建筑统一设计规范》(1997年)中规定了如下隔震设计目标:受中、小地震作用时,结构元件、非结构元件或建筑物内的设备等不出现破坏;受大震作用时,隔震体系不出现破坏,结构原件不出现大的破坏,非结构元件不出现重大破坏,并且不影响结构的功能。日本在《日本建筑隔震设计指南》中的隔震设计目标较为简略:在大地震时,隔震建筑上部结构构件不会产生破坏,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可以得到保证。
据《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