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美好的事物如果没有了容身之地,让它们存活于文字当中,是不是一种最不坏的选择?何仁烯在写作《百年回首》一书的时候,还不知道九江师范学校的结局,他想用21万字记录下它的发展历程,让其对农村师范培养的经验“不至于很快消逝得无影无踪”。
教育部曾经一声令下,改变了中等师范学校的命运走向,它们被认定为不适应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中国师范院校的版图里,将不再允许中专层次的存在。
此后,九江师范学校也需自谋生路,尽管它在江西省声名赫赫,有着优良的师范教育传统。2006年4月30日,它被撤销师范建制,并入九江职业大学。
最近,有学者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之际,建议恢复“中等师范学校”。对此,在九江师范学校学习、工作了几十年的何老师感触颇多,他说:“国家要重视和支持面向农村小学的教师培养,要允许师范学校的独立存在。即使它们被大学合并,也要有适宜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未来的农村教师要学做环保蜂窝煤
教师队伍的大门早已向所有的大学毕业生敞开,只要你能拿到教师资格证,并通过相关的选拔考试。这项政策引起了一些人士的担忧。
在傅义赣和他的同事们看来,师范学校培养农村小学师资的优势是不可被替代的。傅是前九师的校长助理,他说,“培养一位合格的老师,必须经过人文素质、师德教育、专业技能、实践教学能力等多个环节的培养,没有个三五年的熏陶,不行。教师准入制把这几个环节都省略了,录用的一些老师只有师没有范。”
九江师范学校的前身可以追溯至1902年创立的九江中学堂,1933年成为“江西省立九江女子师范学校”,从日本东京女子体专毕业回国的熊恬出任校长,确定了至今仍在沿用的培养目标:培养小学师资,要做到学校与社会沟通,并造成教学做三合一的环境,使学生对于教育事业有改进的能力及终身服务的精神。
它一开始就注重对师范学校特色的研究,开设了普通中学没有的课程:心理学、教育学、小学各科教学法、手工、家事等等。
即便遭遇战乱,九江女子师范学校被迫迁移,仍强调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如增加看护课,讲授抢救伤病员方面的护理知识;开展民众教育,深入农村调查,办民众夜校;在化学课中穿插讲授毒气的制造与防护;每周六下午,还带着学生到附近村庄进行歌咏活动,演出抗战活报剧。
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和技能培养也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校方在附近租借田地作为菜圃,学生分工合作,养鸡、养猪、种植、酿酒、磨豆腐,或者变身为竹工、木工、藤工、裁缝,有人善于剪裁,有人工于刺绣,有人钟情于雕刻。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女师迁移到吉安仅有两年,当它再次要搬离时,在当地引起极大震动,从乡长到乡绅,众人联名向省教育厅递交书面报告,恳请留下女师附小:“赖诸位老师之真诚训诲,慈祥教化,学生身心之改正,知识之增加,获益诚非浅鲜,民情风俗熏陶迁移者亦复不少。农夫村妇,有口皆碑。”
师范学校培养学生,不能脱离农村实际。潘留芳如今是九江职业大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1970年成为九师的化学教师,他说:“所有这些知识源自生活的,就要回归到生活中去,尤其要回归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当中。”
他会教学生制作“环保蜂窝煤”:在煤里加入适量消石灰,就可避免煤炭在燃烧中产生有害的二氧化硫。他会教学生把500毫升的盐水瓶变成漏斗和量杯,用几节废电池提取“二氧化锰”。
“我们很现实,农村学校条件差,就要发挥老师的创造性,尽可能地保证教学、课外活动的进行。”潘教授说,他们的学生要掌握“变废为宝”的本领,这些在师范大学可能就学不到。
农村需要“四有四会四能”教师
在20世纪80年代,九师的突出表现是确立了“培养的小学与幼儿教师是否合格的评价标准”。1980年,学校组成小学教育调查组,在修水、彭泽两县工作20多天,写出专题报告,将“提高教师素质”视为改变小学教育质量低下状况的根本途径。据此,九师在全省创造性的提出“四有”、“四会”、“四能”的人才培养规格。
“四有”,是指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为农村教育事业作贡献的心愿;有热爱儿童的感情和热爱小学(幼儿)教育的事业心;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教育心理知识和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有健康体魄和从事一般体育运动能力。
“四会”,是指会说较好的普通话;会写一手好字(毛笔、钢笔、粉笔);会弹琴、唱歌、画画;会动手做些实验和制作简易教具。
“四能”,是指能服从组织分配,到工作需要的地方去;能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能独当一面地组织好班级和少先队的教育活动;能教好一门主课(语、数),并能兼教音、体、美中的一门。
该校对教学规格、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尽量淡化应试色彩,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如测试心理学,就要求学生观察分析某一特殊情况下的儿童心理,考察生物学,还要求学生运用童话的方式,综合昆虫的视觉与听觉编一段故事。
九师一直强调研究小学教材与教学方法,看重与小学的密切联系。选派老师去附小兼课,安排老师赴农村小学蹲点,请优秀的小学教师来校介绍经验,都是常事。1982年下学期,仅语文组就到小学听课144节。
现在的一些老师“有师没范”缺的是什么
一位在1957年从九师毕业的老人回忆起母校,首先想到的是“那个并不很大的校园充满艺术气氛”,他的第一堂音乐课就被带进了琴房,看到靠墙摆放着十几架风琴。
九江女子师范学校时期的训育主任熊恺,曾在一篇短文中论述课外活动的“非常重大的意义”,认为“是一种领导学生利用剩余精力,参与身心有益的活动,与探求课本之外的知识的重要途径”。当时学校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去占领学生的空余时间。
一名学生以活泼的笔调记录了“营地法庭”开庭情况:“推事、书记官、检察官及律师,个个都穿上了一件和尚式的法衣,大摇大摆地在群众的笑声中登了台,她们那种森严的风度,真令人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尤其是坐在中央的法官,那一副似冰似铁的面孔活像审判小鬼的十殿阎王。”
在类似的氛围中,九江职业大学学前教育系2006级的舒巧就相信:性格再内向的孩子来这里读书,也会变得开朗。初中时的舒巧曾经被语文老师要求当众朗诵一段文章,她站起来,“双手发抖,口齿不清”。在这里,她很快被新的氛围所吸引,在同学们的鼓励下,第一次敢面对30多名同学,用儿童化的语言,配合肢体动作,讲5分钟的故事。
师范在鼓励活泼之余,也非常强调纪律。何仁烯从九师毕业已经56年,他谈起在校时的一次“美好回忆”。
1951年的五一劳动节,两万多各界人士聚集在某个广场,参加庆祝大会,九师也去了几百名学生。会议突遇大雨,“其他单位的人如鸟兽散,整个广场上只有两支队伍岿然不动,一个是军队,一个就是我们九师的学生。老师没有叫解散我们就不会解散。”何仁烯觉得“这个场面很感人”。
九师曾对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有严格细致的规定,以确保他们“像个老师的样子”。学校招过几届幼师(代培)班的学生,这些成人学生一进校就“烫头发、穿金戴银”,在校方纪律约束下弄直了头发,取掉了戒指。
何仁烯认为,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总是有影响的,这样的老师就需要师范学校去培养。“从整个80年代看,培养的学生的质量,都还是上乘的。”他说,这种评价是从市区到县乡的普遍反应。有些农村中学的校长,宁选九师毕业生,也不要其他大专生。
花开花落九江师范
有一段时间,这些优良的师范教育传统遭遇了严峻的挑战。
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更大的冲击还是来自于政策:国家取消了对中师生的毕业分配,使得生源质量急剧下滑,并提出要由三级师范(本科、专科、中专)向两级(本科、专科)过渡,这意味着中等师范学校或者升格为专科、或者被高校兼并、或者转型、或者销声匿迹。它们逐渐丧失了师范功能,不再为小学提供师资。
2003年8月14日,九江市政府向上级呈递《关于九江师范学校、九江职业大学合并组建九江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请示》,但未获教育部批准。第二年,九江市又改变方案,打算将九师并入1985年设立的九江职业大学,2005年4月15日,这一方案获得省政府批复同意。
一年后的4月30日,新组建的九江职业大学成立。学校设立了师范学院、中专部和学前教育系,依然面向农村小学培养师资。目前,无论是学生人数、生源素质还是教师队伍建设,师范教育在九江职业大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学校仍然较好的保持并彰显了师范特色,这是让人感到庆幸的。
九江拥有470多万人口、44万在校小学生、15万理想幼儿在园生,按国家规定,必须有一所培养培训小学及学前教育师资的高等专科学校。目前这一功能由九江职大承担,但仍处于过渡性招生阶段,还不知今后会怎么样。许多教师对此不解,他们认为,如果职大本身没有师范资源,突然要办师范,那要慎重,但是对已有的资源,怎么能够浪费,而不扶持它的发展呢?
(本文在采写中参考了何仁烯老师编著的《百年回首》,特此致谢) 本报记者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