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机器”变成了各卫视节目搏收视的“法宝”,从测量人的音高音准的某“先生”,到现在纷纷把用于特殊用途的“测谎仪”或同类机器搬上荧屏,现在的电视节目似乎已经到了一个“机器时代”,然而,专家和观众对此并不买账,甚至不少人对于“测谎仪”的出现,怀抱着一种抵触心理, 他们表示,电视节目的手段现在越来越“狠”,但是从道德与公共规范来说,这类机器的出现,是否侵犯了人们的“隐私权”是很难把握的。
机器大战从综艺打入情感节目
去年开始,竞争激烈的综艺类就开始把“手段”升级,纷纷引入新的“卖点”来吸引眼球。于是,借着老外的“东风”,各卫视开始在荧屏上玩起了机器人。江苏卫视《谁敢来唱歌》中的Mr.Sam,湖南卫视《挑战麦克风》中的Mr.right,浙江卫视的“蓝先生”等等,纷纷出炉。其间,湖南与江苏还因为谁是正牌“先生”,大打口水仗。这些机器人的功能主要是用来测试音准、音高的,基本还是一个“娱乐工具”,所以基本没有引起任何“争议”。
然而,继综艺节目后,情感类节目也在全国展开了一场冷血的“机器人大战”。去年9月,浙江卫视《涛出心里话》栏目从某学校引入测谎仪,并对一名当事人进行了检测,一时间轰动全国。昨天记者得知,3月1日江苏卫视即将新上档的《证明》节目,也加入了机器人come(康姆)——“一台心理测试仪”,节目制片人称,“作为一种心理测试辅助手段,Come这种类型的测试仪早已被心理专家使用。它将成为节目中证明事件真相的一种方式”。据称,“别看come话不多,它根据被测者回答问题时的心率、皮肤、脉搏等状态,确定出可信度。”——这样的功能,与“测谎仪”几乎是没有区别的。
观众对“测谎仪”进入荧屏有看法
尽管国家广电总局对于“测谎仪”进入荧屏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把平时用于侦测犯罪心理的高科技“测谎仪”用在普通的情感类电视节目中,这样的“尺度”还是引来了很多观众的关注。昨天记者随机访问了一些观众,他们中有不少人认为,婚姻、家庭、爱情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和社会关系,婚姻、家庭中的“真话”或“假话”很难以简单的是与非来判断,再加上测谎试验的准确率在最专业的测试条件下也不能达到100%,如果操作不当,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还可能会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此外,测试“情感”,是否要通过“测谎仪”,这样的尺度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启用“测谎仪”的《涛出心里话》制片人陈佃对媒体表示,当初之所以决定把测谎仪引入节目,是为了解决问题,但事实上测谎仪在节目中已很久未出现了。至于新上任的“机器人come”,《证明》的制片人周女士说:“事件的真相光靠机器测试显然是不够的,无论哪种方式完成事实真相判断,我们的目的是化解当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让大家和谐相处。” (张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