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省文旅旗舰项目,四川有了新动作。近日,四川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四川省文旅融合重大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将通过推动11个四川文旅产业布局中,具有牵引性、联动性、带动性的文旅融合重大项目的加快实施,加快整合全省优质文旅资源,打破行政区域壁垒,构建起“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融兴业、以业富民”全域全业态全链条文旅高质量发展格局。
11个跨区域文旅融合重大项目包括:巴蜀文化IP创新转化项目、三国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项目、天府大道城市文化主题风景道建设项目、低空旅游主题游径项目、天府演艺新空间建设项目、318/317中国最美景观大道建设提升项目、大峨眉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项目、大九寨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项目、天府休闲旅居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四川省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提升项目、攀西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项目。
据了解,这11个项目重点围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巴蜀文旅核心IP转化等内容,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突出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业态创优,推动文旅资源、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向产品化、场景化、线路化、产业化转化,构建“文旅+”跨界融合生态,推进文旅从单一体验向复合型经济跃升。
聚焦这11个项目,将通过建立省市县上下联动、地区间横向协同机制,按照五年实施周期统一谋划、一体推进、加紧落实,在资源配置、政策机制、制度安排方面予以倾斜,强化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
附:11个重大文旅项目简介
巴蜀文化IP创新转化项目,将重点围绕三星堆、金沙、三苏、蜀道、李白、罗家坝、城坝、藏羌彝民族风情等巴蜀文化IP衍生打造“大戏、大剧、大片”等影视演艺产品,建设蜀道文物主题游径,重点打造巴蜀文化旅游目的地。
三国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项目,深度提炼三国文化精神内核,加快实施三国主题文化街区、景区、园区“微改造、精提升”工程,有机串联三国文化遗存,打造三国文化文物主题游径和旅游精品线路。
天府大道城市文化主题风景道建设项目,串联成德眉,开发夜游项目,打造数字光影艺术带。修复沿线历史景观,培塑蜀风雅韵、大气秀丽、国际时尚的锦绣天府文化风景线。
低空旅游主题游径项目,聚焦重点景区打造1小时低空旅游圈,开发20条以景点景区为核心、10条以文旅品牌为纽带的低空旅游线路,推出“飞越四川”“川渝红色”低空旅游航线体验等子项目。
天府演艺新空间建设项目,实施川剧“戏窝子”打造计划,优化提升川剧主题剧场展演水平。加快建设一批“巴蜀曲艺坊”“天府脱口秀工厂”、非遗演艺基地、演艺新空间聚落等。
318/317中国最美景观大道建设提升项目,重点进行沿线适旅化基础设施,构建“大环线+小支线+区域联动”风景道旅游模式,实现从“交通通道”向“文旅经济廊道”的升级。
大峨眉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项目,完善大峨眉旅游交通体系,实施大峨眉区域(乐山—眉山—雅安)景区联票机制,加快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推动瓦屋山国际康养旅游目的地、雅安百丈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周公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
大九寨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项目,推进大九寨区域与成都、甘肃、青海等方向的高速公路通道建设,构建快进交通体系;支持大九寨交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强化区域风景道体系建设提升,对西环线与东环线实施适旅化改造,举办高水平赛事,建设九寨沟—黄龙世界级旅游景区等子项目。
天府休闲旅居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大力推进旅游住宿品质提升,打造“旅游住宿业+”特色服务产品,重点建设30个高品质旅游度假区,推动跨区域森林康养与旅居产业带发展,力争推出“天府旅居一卡通”产品等子项目。
四川省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提升项目,实施全省重点通景公路、旅游驿站、旅游观景服务设施、旅游厕所质量提升、旅游标识标牌建设、旅游服务(集散)中心建设改造、交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入境旅游公共服务提升、智慧旅游、旅游公共信息服务、非遗传承体验设施建设等子项目。
攀西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项目,重点建设金沙江大峡谷旅游区、安宁河流域(米易)农文旅体康融合发展走廊等,打造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来源 川观新闻
编辑 冯灵思
责任编辑 冯宣
审核 郭勇
投稿邮箱 gytv@dzsm.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