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大话利州 新闻热线:0839-3221258
四川三季度教培服务投诉增长明显 绘画、AI创作等成新痛点
2025/11/04 07:37
来源: 广元手机台

11月3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消费者投诉信息统计分析的报告。报告显示,三季度教育培训服务投诉量占投诉总量比重为7.35%,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53%,增幅位居服务大类第一位。其中,绘画、AI创作等领域培训投诉成为新痛点。

典型案例

今年7月28日,消费者朱女士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投诉称在短视频平台刷到某公司推销美术绘画的兼职,时间灵活同时能增加收益,开展兼职前需进行美术绘画的学习,故朱女士签订了美术绘画学习分期付款合同。经营者承诺随时可退费,但未告知注意合同内的违约责任划分。朱女士签署后发现不适合,立即要求退费,但经营者认为合同内容明确约定消费者主动要求退课,需按照实际交付的课程计费,并按照缴费金额的10%支付违约金,双方就退课、退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经成都市锦江区消委会柳江分会工作人员调查调解,考虑到朱女士为在校大学生,无经济来源的特殊情况,商家愿意按照朱女士上课的实际情况退还剩余未上课费用。

无独有偶。今年6月19日,消费者张先生在短视频平台直播间刷到AI创作教学,称后期学得好可以赚钱。张先生瞬间被吸引,花了2690元报名该课程,客服承诺报名后不合适可以全额退款,随后加了报名老师企业微信。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商家称张先生账号流量低、起步慢、变现难,要求升级为5000多或10000套餐课程,张先生认为被套路,要求全额退款,商家称按照合同只能退款10%,多次协商未果。内江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高新区分会接到投诉后,多次致电该企业负责人,均被以“负责人出差”“客服正在处理”为由推诿。经内江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高新区分会反复沟通调解,商家最终同意退还2421元。

陷阱分析

伴随就业需求升温与AI技术热潮蔓延,以“轻松赚钱”为噱头的绘画、AI创作培训市场迅速扩张,与此同时相关投诉量也呈爆发式增长,成为培训行业新的乱象重灾区。

据四川省消委会分析,经营者以短视频、直播等流量密集社交平台为载体,以“月入过万”“灵活就业”为核心卖点,搭配虚假成功案例与鼓励式营销话术,持续放大消费者对快速获利的渴望,强化通过培训就能轻松赚钱的观念;在签约环节,要么刻意隐瞒电子合同中退费违约金等关键条款,要么以“随时可退”“不满意全额退款”等口头承诺诱导消费者冲动付款,甚至诱导经济能力较弱的学生群体开通分期付款,而消费者往往在“快速增收”的诱惑下,忽略对宣传真实性与合同细节的审查,直至学习后发现效果远低于预期、无法实现“赚钱”目标,才察觉掉入消费陷阱,此时商家则以合同约定为由拒绝全额退款,或收取高额违约金。

消费支招

那么,如何避免陷入陷阱?省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应保持警惕,避免轻信“高薪兼职”等宣传,理性看待低门槛高回报承诺,不盲目受虚假成功案例和鼓励式营销话术影响。签约前应仔细审查电子合同中退费规则、违约金比例等关键条款,可要求将“随时可退”等口头承诺写入合同文本,并注意留存宣传截图、沟通记录等证据。选择分期付款时需审慎评估自身经济能力,尤其是学生群体,不应轻信“兼职收入能覆盖分期付款”等不实承诺。

省消委会同时认为,相关平台应切实履行监管责任,短视频、直播等作为培训宣传的主要渠道,需严格核查入驻培训机构的营业执照、办学资质等信息,对“月入过万”“轻松赚钱”等涉嫌虚假宣传的内容建立前置审核机制,及时清理违规话术,同时应完善投诉响应机制,对消费者反馈的违规培训商家,应暂停其推广权限并协助维权。同时,建议监管部门加大对培训行业的巡查与整治力度,重点查处虚假宣传、合同欺诈等行为,对多次被投诉的企业及未尽责平台纳入信用黑名单,推动培训行业回归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健康发展轨道。


来源 川观新闻

编辑 冯灵思

责任编辑 冯宣

审核 郭勇

投稿邮箱 gytv@dzsm.com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发表
举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