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大话利州 新闻热线:0839-3221258
发奖补、贴费用、降风险 四川新“18条”助企降本减负
2025/11/04 10:21
来源: 广元手机台

近日,四川出台《关于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新“18条”),在帮助企业降本减负方面提出4条高含金量举措:实施地方法人银行支农支小再贷款奖补、银行机构养老再贷款奖补、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补贴、科技创新债券担保分险支持补贴。

对此,银行、增信机构等如何抓落实?相关企业怎么看?记者采访了相关行业人士与专家。

鼓励支农支小 精准滴灌地方经济“毛细血管”

地方法人银行如城商行、农商行等作为服务基层的金融主力军,其支持涉农企业及小微企业(简称支农支小)的主动性直接关系到实体经济“毛细血管”的畅通度。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蔡栋梁认为,此次政策以“长期激励+风险共担”为核心,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长期激励稳预期,将政策有效期设定为2025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两年的时间窗口可鼓励地方法人银行制定长期支农支小投放计划;分档奖补提效率,按再贷款使用额度给予2‰左右的分档奖补,将奖补与实际投放规模挂钩,可激励银行主动扩大支农支小贷款规模;资金共担保可持续,省与市县按8∶2比例分担奖补资金,既减轻市县财政压力,又能通过“省级统筹+地方落实”的机制,确保政策在县域、乡村等基层场景有效落地。

“这一设计创新之处在于将奖补力度与政策效果评估结果挂钩,建立了基于绩效的动态调整机制。”四川省证券期货业协会研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陈雳表示,通过再贷款奖补,实质上是为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正向激励,引导其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普惠领域。

这一观点得到地方法人银行的认同。遂宁银行授信审批部负责人刘斌表示,作为本土国有控股城商行,该行将支农支小再贷款运用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已累计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资金超31亿元,再贷款资金使用率超95%,覆盖小微企业、涉农主体超4500户。“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再贷款运用规模,将财政奖补资金全部用于降低客户融资成本和服务渠道建设,让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保障养老产业 专项奖补激活银行投放动力

“这一政策紧扣养老金融,通过专项奖补激活银行投放动力。”蔡栋梁指出,实施银行机构养老再贷款奖补政策有三大亮点——

资金来源专项化,明确要求银行运用中国人民银行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发放的养老产业贷款,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直接流向养老产业;激励力度明确化,省级财政按新发放贷款金额的1%给予一次性奖补,且设定单户企业最高200万元的上限,管控防范单一项目风险;产业导向清晰化,聚焦养老产业贷款,引导金融资源向养老服务、养老设施等领域集中,推动养老产业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转型。从长远看,该政策将实现“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民生保障改善”的良性循环。

“这是四川首次针对养老产业设立专项再贷款奖补政策,具有标志性意义。”陈雳表示,该政策是四川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银发经济的创新金融工具,可与四川省养老产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养老设施建设、适老化改造、养老服务等领域。

不少银行机构已积极响应。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公司金融与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李洋表示,“我们将继续运用国家再贷款政策和省财政奖补政策,围绕养老服务、医养结合等重点领域,打造‘中银银发’样板。”

护航科技创新 打通科创发债“最后一公里”

此次实施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补贴和担保分险支持补贴两项政策,瞄准了科创企业发债的两大痛点。

痛点一是发行成本高,特别是对首次发行企业而言,中介费用等固定成本负担较重。

蔡栋梁分析,发行补贴政策的差异化设计体现了“对症下药”的精准性:明确支持四川非金融企业中的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确保资金流向创新链条关键环节;补贴力度上,常规发行给予40万元一次性补贴,首次发行提高至80万元。

“政策实施的关键在于精准识别支持对象与优化补贴机制。”陈雳建议,建立科技型企业白名单制度,结合研发投入强度、专利数量等指标动态调整补贴力度,确保资源快速流向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市场主体。同时,强化市场培育服务,通过举办科创债发行对接会、引入券商等中介服务,提升企业债券融资能力。

痛点二是担保难、费率高——科创企业往往缺乏足额抵押物和信用记录,导致担保机构因风险较高“不敢担”,科创企业因担保费率高“不愿担”。

蔡栋梁表示,担保分险支持补贴政策将科创债券的风险由企业单一承担,分散至“央行工具+担保机构+财政”多方,降低企业发债的信用门槛;对费率低于1%的担保机构,省级财政补足至不超过1%,解决“不敢担、不愿担”的问题。此外,设定单户企业最高200万元的补贴上限,可有效保障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

天府信用增进公司总经理助理、首席分析师蔡宁表示,两项政策相辅相成,有望构建“政策激励—担保增信—债券发行—科创发展”的良性循环。

多家银行正加快布局科创债。6月30日,四川银行2025年科技创新债券在银行间市场成功簿记发行,共吸引40家机构投资主体踊跃认购。


来源 四川日报

编辑 冯灵思

责任编辑 冯宣

审核 郭勇

投稿邮箱 gytv@dzsm.com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发表
举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