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没看错。刚刚过去的10月,我们虽然经历了“一夜入冬”式降温,但总的来看,四川还是偏暖的,甚至是最暖的10月。
从全国来看,即便多地提前入冬,但包括四川在内,7省市平均气温打破10月最高纪录,4省市为第二暖。江南西南等地的暖,“对冲”了北方的冷。
今年冬季是冷冬还是暖冬?似乎又充满了不确定性。
阴雨凸显“湿冷感”
10月全省平均气温其实是破纪录的高
11月2日,记者从四川省气候中心获悉,10月,四川全省平均气温17.3℃,偏高1.7℃,为历史同期最高,全省有55个站点平均气温达历史同期最高。
正在阴雨中瑟瑟发抖的四川人,可能无法接受“暖”的事实。毕竟,从10月18日开始,我们才经历了“一夜入冬”的降温。
其实,那次的降温,并不极端。以成都为例,10月18日-22日,平均气温累计下降4℃左右,是近1年历史同期第4低。此次过程最低气温12.1℃,而在10月中下旬,成都气温跌破10℃甚至降到5℃以下的情况都并不罕见。无论是从持续时长、最低气温,还是降温强度,这轮降温都属于“秋季正常降温过程”。
不过,阴雨的“魔法攻击”加重了“冷”的感觉。
今年,四川秋雨提前登场且势头强劲。10月,四川平均降水量84.0毫米,偏多38%,为历史同期第9多。全省平均降水日数达17.6天,偏多2.7天,为历史同期第6多。茂县、绵竹、平武、绵阳、德阳、井研、三台等站点降水日数为历史同期最多。此外,盆地东北部、西北部还出现了暴雨。
相应的,10月,盆地的日照时数是偏少的,大部地方日照时数在50小时以下,名山站仅18.2小时。
全国7省市气温都暖破纪录
“前暖后冷”“北冷南暖”分布明显
除了四川,浙江、福建、江西、贵州、上海等省市10月平均气温也打破了10月最高纪录,此外,广东、湖南、重庆、云南为10月历史第二暖、江苏、安徽为第三暖。
虽然北方多地提前入冬,但因为暖的“对冲”,10月全国平均气温仍接近常年。
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10月,气温“前暖后冷”,上旬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南方地区出现“秋老虎”,江西、福建、浙江、湖南等地的部分地方日最高气温一度超过38℃。中下旬,随着3次冷空气过程影响中东部,气温转为偏冷,东北地区南部、华北东部和南部等地入冬偏早。
10月31日,在中国气象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高荣介绍,东北地区南部、华北东部和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华中西北部及山东中东部、贵州中部、新疆西北部等地入冬偏早5天以上,其中华北地区东南部、山东中东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贵州中部等地偏早10至20天,局地偏早20天以上。同时,黑龙江西北部、吉林东部、内蒙古中东部、西北地区中部、四川中西部、西藏东部等地偏晚5至20天,局地偏晚20天以上。
11月盆地气温接近常年同期
川西高原要注意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当下,四川高原上冬天已经陆续到来,而盆地大部还处于秋季。
根据四川省气候中心的预测,11月,四川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偏高主要集中在高原上,甘孜州平均气温预计较常年同期偏高1.0℃-2.0℃;阿坝州、凉山州西北部平均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高1.0℃左右,省内其余地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
成都常年入冬的时间为11月29日,这样看来,入冬还需时日。
11月,全省将有4次较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第一次就是这几天,我们正在经历的——11月3日白天,也就是周一,盆地大部阴天有阵雨或小雨,其中宜宾、泸州2市的部分地方有中雨;川西高原大部阴天有阵雨(雪),局部中雨(雪),个别大雪;攀西地区阴天有小到中雨。此外,11月上旬末、中旬末至下旬初、下旬后期,全省还有降水降雨天气。
四川省气候中心特别提醒,11月,川西高原因冷空气过程发生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概率较大,须做好恶劣天气条件下的交通运输安全保障工作。
冷冬还是暖冬?最新预测:
阶段性特征明显,冷暖起伏较大
照此说来,今年又会是“暖冬”了吗?
其实,冷冬或暖冬,需要将冬季气温与常年平均气温进行比较,超过一半数量的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冬季气温平均值达到规定阈值条件时,才能判定。
统计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四川冬季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多数年份偏向暖冬,偏冷的冬天仅有4个,分别是2008年、2011年、2011年、2022年。
对于2022年,大家记忆犹新的是夏季的热。这一年夏季,四川平均高温日数创下了历史同期之最,但其实,2022年,也出现了冷冬,只是冷得不那么明显。因此,总的来看,2022年全省的平均气温在当时是创下新高的,而2023年、2024年,全省年平均气温不断地刷新1961年以来的新高。
从2022年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一段时间的冷暖,并不能决定此后的冷暖。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赤道中东太平洋目前仍处于中性偏冷的状态,预计在秋季后期将进入拉尼娜状态,并持续至2026年初。由于持续时间短,形成拉尼娜事件的概率较低。因此,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冬天,全国冬季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者偏高,降水总体偏少,呈现北多南少的分布,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的风险总体较低。
最新预测显示,今年我国冬季气温阶段性的特征明显,冷暖起伏较大。
来源 封面新闻
编辑 冯灵思
责任编辑 冯宣
审核 郭勇
投稿邮箱 gytv@dzsm.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