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大话利州 新闻热线:0839-3221258
四川打造17种应用场景,低空飞行服务农业未来
2025/10/24 16:37
来源: 广元手机台

标准缺失导致的操作风险被长期低估,已成为制约农用无人机应用深化的一大瓶颈。10月22日,随着四川低空飞行农业装备应用场景研究项目在威远启动,四川正提前打造农用无人机未来场景,朝着破解这一行业痛点迈出了关键一步。

在威远县新场镇的田野上,3台不同型号的无人机正在进行油菜飞播作业。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作业现场拉起了警戒线,飞手们统一身着荧光黄服装、头戴安全帽,展现出规范化操作的新气象。

飞手们统一身着荧光黄服装、头戴安全帽

“这不仅是演示,更是面向未来的数据实践。”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员朱从桦表示,他们正通过此类飞播系统收集机型、墒情等数据,旨在建立一套融合作业与农艺的标准化油菜飞播规范。

不止是油菜飞播,项目负责人、四川耀农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浪涛透露,项目将系统性地制定16套作业规范。这些规范将覆盖飞防、施肥、飞播及吊运四大核心场景,其中吊运场景更将重点突破300公斤以上的大载重作业标准,并同步打造17个典型应用场景予以示范。

除了油菜飞播演示的农用无人机,记者还在现场看到了三款科技感拉满的小型无人机。

作业现场

“它们相当于‘移动信号塔’。”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李吉表示,在信号易受遮挡的丘陵山区,这几款中继无人机就会在空中撑开一把“信号伞”,能确保无人机稳定联通,规避失联风险。

近年来,无人机作为新质生产力工具,已从传统的施药、施肥延伸到播种、吊运、监测等新领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广中心研究员任丹华透露,“由于作业规范缺失,导致安全事故责任难以认定,作业质量参差不齐。吊运无人机如何保证人员货物安全,植保无人机如何保证安全施药等,都亟需科学的作业规范来指导。”

为破解这一难题,2025年四川发布了 “天府良机”薄弱环节关键技术装备发展项目——低空飞行农业装备应用场景研究与推广,由四川耀农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共同实施。

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处一级调研员沈巍指出:“当前,农业低空经济在装备、作业和鉴定领域的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他表示,四川正通过实施这一项目,率先布局,旨在填补这项空白,进一步拓展农用无人机应用场景。

农用无人机将实现全自动巡田、精准变量作业与智能吊运等未来应用场景,正逐步投进现实,四川正迈出适应未来的关键一步。


来源 四川农村日报

责任编辑 冯宣

审核 郭勇

投稿邮箱 gytv@dzsm.com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发表
举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