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在昭化区,当地立足农业资源禀赋,打破传统养殖模式局限,以“种养循环”为核心抓手,不仅鼓起了村民腰包,更绘就了一幅产业旺、生态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走进位于射箭镇晒金村的昭化区万驰种养殖农场,载满玉米秸秆的三轮车排起长队,这些来自周边农田的玉米秸秆,经基地粉碎、发酵后制成青贮饲料,既能解决农户秸秆处理难题,又为肉牛提供了优质饲源,成为种养循环的“第一环”。
近年来,射箭镇大力发展种养循环,目前,该农场已构建起“养殖产粪—粪变有机肥—肥育良田—粮饲喂畜”的生态闭环,年可向周边村民提供有机肥1000余吨,回收秸秆1200余吨。
粪污有了“好去处”,秸秆有了“新销路”,农户也迎来了“双机遇”。如今,该镇肉牛存栏量达4300余头,肉羊7600余只,畜牧产业年产值突破2亿元,带动养殖户户均年增收1.8万余元。
目前,昭化区通过推广种养循环模式,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2%,秸秆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4.8%,化肥使用量较往年减少0.21%,既破解了传统农业污染难题,又推动畜牧产业年产值突破20亿元。
昭化融媒 朱映江
编辑 冯灵思
责任编辑 冯宣
审核 郭勇
投稿邮箱 gytv@dzs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