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古称利州,是先秦古栈道文化和蜀道文化的集中展现地、三国历史文化的核心走廊,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出生地,厚重的历史底蕴孕育着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这些古老技艺融入时代发展,在金融力量的守护下正焕发着夺目光彩......
“软黄金”蝶变“新产业”
手工真丝地挂毯织造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技艺始于唐代,沿袭至今,以令人叹为观止的精湛技艺和奢华质感,被誉为是墙上的“软黄金”。
刘华是手工真丝地挂毯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已从业32年,一手创办了苍溪县秀艺毯业有限公司,企业的“则天牌”商标获四川省著名商标。“我们要把‘女皇故里’的历史文化传承好,把‘则天牌’的名声打响。”刘华一脸笃定地说。
技艺娴熟的工匠们以天然蚕丝为经,以植物染料染就的万千丝线为纬,在特制的木质梁架上进行手工编制。制作一幅地挂毯要经历上百道繁杂的工序,耗费工匠数月乃至数年的光阴。
秀艺的地挂毯图案大多汲取了“女皇故里”的文化底蕴和传统吉祥纹,色彩过渡自然细腻,纹理清晰立体,触感柔滑如缎,光泽温润内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远销欧美、日本、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刘华深知,要守护和传承这千年技艺,必须主动求变,走创新发展、产业升级的路子。于是,他决定扩大企业规模,投资建设仿古风格的手工编织车间、地挂毯博物馆、非遗主题酒店,打造了集“传承-观光-研学”于一体的综合基地。
然而,今年一笔订单的真丝、染料原材料资金迟迟没有回笼,让企业陷入困境。农行广元分行获悉后,快速响应这家非遗文化标杆企业的需求,评估其国内外订单、经营流水等情况,精准匹配850万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有效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保障了其非遗文化传承、工艺展示、旅游接待等各项业务的平稳运行。
现在,秀艺毯业的综合基地已成为彰显地域特色的非遗名片、文旅深度融合的“崭新样板”,吸引了众多企业、学校、旅游团实地研学、参观。游客们通过现场观摩工匠们飞梭引线、经纬交织的编制过程,沉浸式感受指尖流淌的古老技艺,陶醉于绝美的手工艺术品间,赞誉之词此起彼伏......
“古法火腿”转型“舌尖新韵”
无独有偶,受益于农行广元分行金融支持的还有剑门火腿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品牌“剑门牌”为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老字号品牌。
剑门火腿制作技艺传承逾1700年,是四川省非遗项目。相传其制作技艺可追溯至三国时期,蜀汉将士戍守剑门天险,为长久保存肉类而精研腌制之法,代代相传,方成今日之珍馐。然而,这项珍贵的技艺曾一度濒临失传。2020年,已从业30余年的非遗传承人张剑革收购濒危的剑门火腿有限责任公司,决心复兴品牌,但创业之路维艰。2021年火腿制作旺季前夕,公司因前期投入巨大、资金回笼周期长等因素,面临原材料采购资金短缺的“紧箍咒”。“火腿的制作周期最短不能低于13个月,万一买不到原材料,下一年就没了产出。”张剑革回忆道。
了解到企业需求后,农行广元分行迅速响应,经过深入调研,对“剑门火腿”这一地方名牌深厚的底蕴和发展潜力充满信心,发放了300万元小微企业简式贷,不仅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也给足了公司在随后两年经营周转中的底气。借此东风,公司在坚守古法工艺精髓的同时大胆创新,主动引入西班牙技术,将用盐量降低了50%,更契合现代人健康需求;优化营销模式,从整腿销售转向分割销售,由线下销售转变为线上电商线下店铺相结合。在新产品和新模式的双轮驱动下,公司发展稳步向好,生产经营逐年迈上新台阶——京东商城和抖音平台年销售收入突破了200万元,产品线也扩展到五大类六十多个品种,年加工火腿1.2万余只,产出蝴蝶猪头等腌腊制品200余吨,年销售收入达到1600万元。
为支持剑门火腿扩大生产规模、建设年产能10万只的标准化新厂,农行广元分行陆续将剑门火腿的贷款额度增加至970万元,为这缕穿越千年的醇香在未来飘得更远提供强力支撑。“有农行的陪伴式金融服务,我感到很安心。”张剑革感激道。
秀艺毯业与剑门火腿的成长蝶变,是农行广元分行服务地方特色产业、支持非遗文化传承的生动缩影。“未来,我们要更加精准地对接非遗、老字号等主体需求,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模式,以高效地金融服务,让非遗文化在时代浪潮中乘风破浪、向新而行。”农行广元分行负责人表示。(苏云莹 邹丹丹)
供图 卢晓宏 朱田田
编辑 梁欢
责任编辑 冯宣
审核 郭勇
投稿邮箱 gytv@dzs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