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大话利州 新闻热线:0839-3221258
从春天出发 去追逐最美的星星——旺苍刘瑞龙红军小学开展学雷锋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2025/03/06 09:37
来源: 广元手机台

年年三月春风暖,雷锋精神代代传。三月伊始,在全国学雷锋活动月中,旺苍刘瑞龙红军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这里既是革命精神的传承地、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先锋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引领着孩子们从春天出发,去追逐最美的星星。

赓续传承红色基因,强化“一月一主题活动”凝心铸魂

刘瑞龙红军小学坐落于旺苍中国红军城内,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 “红色文化长廊”和众多红色文化标志非常醒目,校园内充满了浓浓的红色文化氛围。

在 “三月春‘锋’暖,薪火代代传”学雷锋主题月暨“小红军爱心公约”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上,2500多名同学集体宣誓的誓言响彻校园,表达了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的信心和决心。

为践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学校拟定十二个教育主题,并按照每月做好一件事、每月树立一个品质的理念,通过主题晨会、主题班会、主题实践、分级评价等方式开展《“小红军”公约》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让同学们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思想品行。 

各班级还通过“雷锋班”“周恩来班”等红色班级建设、“重走长征路”班级评星、“我是班级小主人,我们在管理中成长”自主管理行动、 “红军城文明小天使”志愿活动、“小小解说员”大赛等少先队活动,深切领悟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

“雷锋班”劳动委员张蕊盈是一名志愿服务队员,她自豪地说:“我平时除了自己按时打扫教室卫生,还要督促检查其他同学值日情况,我都是最后一个检查完才离开,平时还参加打扫校园周边的街道,帮助老人过马路,虽然做的都是小事,但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雷锋班”同学魏诗芸爱打篮球,平时参加训练和比赛要耽搁学习时间,她一边刻苦训练为班集体争荣誉,同时利用休息时间补课,做到了学习打球两不误,成绩排在全班前三名。

示范引领雷锋精神,绽放“红色班级文化”勃勃生机

雷锋是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他的精神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在刘瑞龙红军小学,“雷锋班”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深深启迪着学生的心灵。

每年3月5日,也是“雷锋班”的班级节日,通过“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班级活动,寻找身边的“活雷锋”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向雷锋学习的热情,让同学真正成为雷锋精神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弘扬者。

全校48个红色班级中,“雷锋班”一直走在前、做表率,周恩来班、大渡河班、神舟班等都各有特点……通过学习红色历史、践行红色精神、为红色班级叙事等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自古英雄出少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拼搏精神。

学校提炼出20种品格,并命名为守纪星、诚信星、勤劳星……,让同学们在夺星中不断提高,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到“做一颗有梦想的石头”,孩子们从追逐最美的那颗星到未来成长为根深叶茂的大树,红色沃土为他们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养分。

为了培养自主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让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学校在各班级设置管理岗位,大到班长、组长,小至花草管理员、电灯开关管理员,都要通过竞选任职,让每位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人人都做 “小主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又强化了班级管理效能。

“雷锋班”的开关管理员雷明楷责任心很强,平时总是监督教室空调和电灯开关是否按时关闭,始终保持做到人走灯灭,他的愿望是一辈子做个平凡的普通人,像雷锋一样,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雷锋班”班主任闵玮告诉记者,在该班级的同学们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勤奋进取的精神融入日常,做在经常。

让每个孩子都有忠诚守信的赤子情怀、有勤奋进取、乐于奉献、甘于平凡和自强不息的“君子”美德,已成为“雷锋班”践行始终的“班级文化精神”, 2024年9月“雷锋班”被学校评为“领航班级”。

建立完善校园文化体系,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联动 

近年来,刘瑞龙红军小学始终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中,使红色教育“活”起来,让“红色”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底色,校园文化建设初成体系,学校陆续建成的一系列德育主题教育场所,将红军精神、雷锋精神与学生学习、活动、品行相融合,通过“红色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并逐渐养成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是小社会,学校大家庭”。为了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人心,学校始终注重践行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理念。通过建立校级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设立了家长志工团,每学期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学校”主题培训以及各类亲子活动,让学校和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还加强检察院、红军城、交警队等部门联系,把社会各行各业的专家请进学校,把学生带出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空间,学校将现有的德育活动转化为体系化的德育课程,邀请家长参与“学雷锋”主题活动,与孩子一起完成“学雷锋日记”,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善举。 

学校还联合社区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活动。让同学们走进红军城和社区、街道,清理环境卫生,发放文明宣传单,随处可见“献爱心”的小小身影。

被评为“孝亲之星”的“雷锋班”同学苟函除了参加班级集体志愿服务活动,回到家还要自己洗衣做饭,照顾生病的奶奶。她说:“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我明白了自立自强的道理,希望自己长大后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我将一直坚持下去。”

近年来,学校还与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合作,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邀请退休老党员、老红军后代进校园,为学生们讲述革命历史和雷锋故事。

学校副校长伍姝红表示,通过小小讲解员在红军城做义务讲解,有助于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粒向上向善的种子,树立他们无私奉献的品质。

完善教育制度体系,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文明和红色的基因总是在正向激励中代代相传。为不断探索把丰富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刘瑞龙红军小学确立了“传承红色基因,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治校方略,近年来,学校构建了 1451“红色+”育人模式,“红色+”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让同学们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先后有两名同学荣获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称号,一名同学荣获广元市“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学校德育处主任季洁表示,学校的德育工作已形成一个品牌,德育典型经验获教育部表彰,在全国推广学习,我们将持续努力夯实德育之基。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学校始终致力于培养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道德品质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 

学校副书记张雪梅表示:雷锋精神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落细落实、走深走实提供了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无论在学校、社区、还是在乡村、街道都能让文明实践活动更有深度和感染力。

展望未来,刘瑞龙红军小学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必将结出更丰硕的成果,一个制度更完善,体系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的红色教育体系正在辛勤园丁的手中建设得更美好。


供稿 周瑜平

编辑 陈洋平

责任编辑 冯宣

审核 王剑

投稿邮箱 gytv@dzsm.com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发表
举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