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行江上,安全是每个人最为关心的问题,尤其是首航。面对陌生的行船环境,和不熟悉的航道,在嘉陵江上航行700多公里,如何才能保证安全?连续报道《船行嘉陵》,今天播出第三集《行更畅 心更安》。

 

船行第三天,船队原本定于早晨7点半出发,可是一早起来,江面上被浓浓的大雾笼罩,船队只得等到大雾散去才能起航。

 

因为此次航行是30年后的首航,航道情况究竟如何,船该靠左行还是靠右行,试航船长的心里还是有些打鼓。为了保障安全,每到一个辖区航道段,每条货船上都会上来一名熟悉该流域航道的领航员。

 
 

刚上船的两天,记者心里总纳闷,这么现代化的大船,为什么船员总在船头撑杆划船呢?后来记者才知道,原来这是传统的测量水深的方式。由于此次试航还兼顾有全面检测航道通行条件,绘制航道通行线路的任务,因此,船上还配备了更为先进的侧扫声呐和测深仪。

 

位于蓬安县境内的马回水电站是八十年代在嘉陵江上建的第一座水电站,这也是驾驶“风顺666”号货船的雷兴明最为担忧的一个地方。

 

船队顺利的通过了闸口,船员们都很高兴,而之所以能如此顺利的通过,另一艘船功不可没,这就是负责全程护航任务的川海巡326海巡艇。在这艘护航艇上,省交通运输厅航务管理局以及市海事局工作人员也随船而行。

 
 

他们不仅负责沟通协调各航电枢纽,让船到闸开,让水浅处提前放水。他们还每天召开例会,分析航道以及各闸口管理情况,最终形成综合报告,优化改善通航各环节,让嘉陵江上的水运运输跑得更好、跑得更畅。

记者手记

嘉陵江时隔30年的再度通航,让处在内陆的广元又多了一条出川的大通道。在航行中,船上的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大家都明白,要想让船只在这条江上走得更畅,走得更远,所有人都要使劲出力,拧成一股绳。

广元台全媒体记者 李翱翔 朱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