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是我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脱贫攻坚和社会民生事业列为治蜀兴川“六大重点任务”之一,省委书记王东明的报告专门花了1500余字对此进行了总体部署。


6月14日上午,解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


一起来看看他们说了啥?

 

2016年我省脱贫攻坚首战告捷,107.8万人口脱贫,今年又将摘帽105万人。作为精准扶贫的最后关口,贫困对象脱贫时我们如何确保脱贫成效真实可信,而不是“被脱贫”和“数据脱贫”?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要确保脱贫的质量,首先是要有脱贫的标准。我省脱贫攻坚任务总目标是“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

 

脱贫成效是否真实,要把好“五道关”

第一是认定关。认定关就是前面所说的标准是否达到,必须有专业部门来出具认定书。比如说住房是否安全,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出具认定书。基本医疗是否有保障,由卫计部门出具认定书。

 

第二是验收关。省级是验收贫困县摘帽,市级是验收贫困村退出,县级是验收贫困人口脱贫。

 

第三是评估关。验收以后还得请第三方进行评估,确保我们验收退出成果的真实性。

 

第四是监督关。监督关就是退出的县、村和贫困人口都要进行公示。县要在省上公示,村要在市上公示,人口要在县里公示,村里边也要公示,加上贫困人口本人还得签字认可。

 

第五是监测关。欢迎社会监督,欢迎媒体监督。同时,我们在“大数据平台”即我省的“六有平台”和国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息库里还要进行指标监督。

 

所以,以上五关必须全部“过关斩将”,才能防止虚假脱贫、数字脱贫,同时坚决杜绝形式主义。

从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防止返贫

第一是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不变。这里的政策有一个区间意识,就是整个脱贫是到2020年以前这个区间,整个区间中无论你是在哪一年脱贫的,但是最终“算账”,都是以2020年当年的贫困标准来计算你是否脱贫。因此,今年脱贫的到2020年还得重新的检查一遍。所以政策就不能变,脱了贫有关政策一样要跟进。


第二是要建立健全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真正稳定脱贫,要靠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老百姓有了稳定增收的产业和就业岗位,他们才能够稳定脱贫。所以,我们将不懈努力,在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上下功夫。


第三是采取定期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即每一年我们都要对以往脱贫的贫困户、贫困村和摘帽县进行“回头看”,看是否返贫,同时还要看过去没有入库的老百姓是不是有因灾因病又致贫的情况。“回头看”就是要我们进一步的精准。“回头帮”就是当我们发现了这些贫困群众有需要帮助的,会继续给予政策和措施的帮扶。


第四是强化脱贫政策统筹的衔接。各部门不能各自为阵,一定要统筹兼顾起来,一定要统一整合联合起来,对脱贫和返贫情况进行帮扶帮助。

教育扶贫如何发挥制度优势和长效机制,阻断贫困代际传播?



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


教育扶贫我们将从增加学校数量,来解决学生没学上的问题,将加强资助让学生能够上学,通过提高质量让学生上好学,通过加强责任制,来保证学生都能上学。


同时,要建好职业学校、办好职业教育,让学生能够增能增收,从这些方面来提高贫困群众孩子的文化素质和增加技能水平,实现阻断代际贫困传递。

 

一是补短板促均衡,让学生“有学上”。坚持补短板、建学校、抓普及,依托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项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民族地区“一村一幼”以及彝族地区的教育扶贫提升工程等这些建设项目,来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增加学位供给,让学生有学上。


二是全覆盖地建立建全资助保障体系,让学生“能上学”。现在已经建立了覆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资助体系,实施学前教育免保教费、义务教育“三免一补”、高中阶段教育免学费和发放助学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民族地区实施了十五年免费教育。高等教育方面,通过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的方式来进行。同时还充分发挥四川的独创的“教育扶贫救助基金”的作用。


三是抓队伍提质量,让学生“上好学”。贫困地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质量的问题。这几年重点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是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另外还有实施特岗教师培养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另外还向18.9万名农村教师发放了生活补贴、建设周转房,引导优秀教师和校长向农村流动。同时还选派优秀的教师到贫困地区去支教等,让贫困地区学校教师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为学生上好学创造条件。


四是定责任保普及,让学生“都上学”。落实县长、局长、乡长、村长、家长“五长”责任制,加强对“控辍保学”的痕迹化管理。重点掌握5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以及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还有重度残疾儿童的入学问题,及时地把这些辍学的学生送到学校,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学生送教上门,确保学生一个不漏地都能上学。


五是抓职教拓渠道,让学生“就好业”。引导贫困家庭孩子就读职业学校,让贫困家庭通过就业增加收入。努力推动贫困地区中职教育发展,实施“9+3”职业教育免费教育计划,让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初中毕业生免费到中职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学会一技之长,找到就业岗位,确保学生“进得来、学有长、就好业”。

在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落实健康扶贫政策方面,省卫计委有什么样的思考和具体举措?



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沈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再次提出,要贯彻落实好健康扶贫的各项政策,阻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后,我们根据现有的政策,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了我省的健康扶贫政策。

 

第一是精准识别。在整个贫困人群中要识别出来与疾病相关的致贫因素,并把这些病人分类,用不同的医疗诊断的措施来维护他们的健康和恢复他们的劳动力,缓解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问题,使家庭的其他成员有更多时间劳动,最终能靠勤劳致富。


第二是医疗扶持。对有些病人确定了“十免四补助”医疗政策,给他们开通绿色通道,先诊疗后结算,减免许多诊疗费,使他们最方便有效地得到救治。


第三是医保扶持。对患病贫困人口,实行“两保三救助三基金”措施,除了基本医保,每个人都参加了大病保险,每个人也会在不同疾病不同问题上得到三个救助,最后省上还建立了三个基金,特别是省财政投入医疗卫生救助基金,解决兜底的问题,确保这些群众的医疗费用中个人支付占比小于10%,尽量不影响他们的全年收入,让他们达到能脱贫的指标。


第四是精准实施分级诊疗和有效控制费用。每个贫困患者都有一个签约团队,实行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家庭医生主动上门维护贫困患者的健康。同时,还安排专家到县、到当地就地集中诊疗重病病人,不让他们舍近求远,在减少医疗费用的同时,减少患者非医疗的费用,让他们用最小的支出获得最大的健康维护。

目前四川部分地区、部分行业以及部分群体就业难度较大,失业风险也有所上升。四川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确保就业,促进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完成,以及确保全省就业大局的稳定?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戴允康:省委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省委书记王东明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就提到,今后五年要每年确保新增就业100万以上,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就业工作稳中求进、稳定大局。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部署,我们今后重点抓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部署,我们今后重点抓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首次突破40万,再创历史新高,加上沉淀的往届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很大、任务更加艰巨。


二是去产能职工安置任务重。今年我省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涉及14个地区、103户企业、3.6万名职工,做好今年的去产能职工安置任务依然很重。


三是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难度大,今年计划脱贫的105万贫困人口中,16—60岁的贫困劳动力达47.9万人,其中多数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普遍缺乏技能,就业扶贫难度很大。


下一步我省将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就业:


第一是完善和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目前,《四川省就业创业促进条例》正在制定中,就业促进工作将纳入法制化轨道。

 

第二是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研究制订我省贯彻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建立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下大力气做好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通过内部分流安置、内部退养、转岗就业创业和公益性岗位托底等渠道,妥善安置职工,维护社会稳定;重点瞄准今年计划摘帽的16个县、退出的3700个村、脱贫的105万人口,着力抓好贫困劳动力就业培训、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创业带动、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工作, 确保47.9万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

 

第三是促进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会同省级相关部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双创周活动,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宽松便捷的创业环境,带动市场主体持续增加。突出抓好农民工返乡创业,抓紧出台我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


第四是加强就业形势监测分析。密切关注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紧盯关键指标及重点地区、重点群体的就业失业状况,加强对规模性失业风险的预警预判,指导地方做好应对预案,组织开展就业援助行动,努力稳定就业形势,切实兜住民生底线。

当前四川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建设基础条件各不相同,特别是在高寒山区和部分民族地区,房屋建设成本较高,施工条件复杂。省住建厅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克服复杂条件,确保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陈涛:在政策机制方面,我省主要抓三个方面工作。

 

首先,出台《四川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将农房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农房建设的有序、高效、安全等有法可依,开了全国先河。

 

其次,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农房建设统筹领导小组,协调各方面工作,让农房建设效率提高、工期加快。这个机制现在省、市、县都已建立。

 

再次,我省对农房资金实行统筹管理,不同渠道“进水”,一个口子“出水”,有效减轻农民负担。目前,包括国家危房改造补助、省级补助等,贫困户建房每户大概能补贴2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