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和谐的奏鸣
——我市创建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综述

向勇   记者   刘怀英   常力文        

    春天的早晨,金色的阳光洒在静谧的嘉陵江上,奔流不息的江水在这里倦倦地伸了个懒腰,深情地打量着广元——这座有着23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广元城市四面环山,两面傍水,具有“四山两水抱一城”的灵秀与韵致,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低碳贡献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四川省园林城市”、“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等称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广元38项考核指标全部达标。

    城市不仅要在城市化加速进程中为人们身体栖居提供舒适的物质场所,还要为人们心灵的栖息提供精神空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策部署,在全力搞好灾后恢复重建的同时,动员全民,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开展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创建,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创建作为事关全局、情系百姓的民生工程来推动

【现场回放】2011年3月19日,正值周末,天空下着濛濛细雨, 市委书记罗强,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茂森,市政协主席唐全林,市委副书记王菲等四大班子领导和万余名机关工作人员来到市城区划定的保洁清扫路段,穿上环卫服,拿上工具,穿梭于人行道和绿化带,认真地清扫,仔细地分拣……他们清扫的动作十分熟练,扫帚三扒两扒就把树叶、瓜子壳等杂物拾进撮箕里,看到有杂物堆在树坑里,他们侧起扫把,顺着凹处把杂物抠出来。

    在罗强、马华等市领导的带领下,全市机关干部职工不怕脏、不怕累,给全市街道通通“洗了次澡”,并以实际行动感染并带动周边群众为美化家园做贡献。 “书记、市长带头打扫卫生,将文明意识、卫生观念传播到每位市民心中,增强了我们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参与清扫的市政府办公室机关党委书记周元幸说。

    当天上午,各县区机关干部在县区城区踊跃参加了“今天我是环卫工”义务劳动。

【新闻延伸】2010年初,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广元以其前期扎实的工作和显著的成效入选示范市候选名单。“争创‘五十百千’示范市,建设美好新广元。”广元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渴望,推动了创建工程的火热进行。

     为确保示范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我市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投入、群众参与”的办法,把环境建设与灾后恢复重建、棚户区改造等有机结合,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金投入有益补充的良性多元投入机制,近两年用于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和示范工程创建的资金达15.71亿元。

    我市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建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挂帅的“四联创”总指挥部,市委书记、市长多次现场办公,市人大、市政协定期视察,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四大班子办公室和市纪委、市政法委、市总工会包片,部门单位包街挂村责任制。

    建立健全定期巡查、督察通报、检查评比、考核奖惩等制度,严格实行“丢分丢帽、失分失职”责任追究制度。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工作纳入专项督察范围,成立了3个专门巡视督导组和4个暗访曝光组巡回督察,严格实施查经费投入、查现场实效的“两查”活动,组织专项效能监察6次,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协同、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创建格局。

切实发挥人民群众“主力军”的“全民作战”优势,促进创建工作由政府主导向群众主体的转变

【现场回放】2月23日下午,陈家壕社区,一位居民骑着摩托来办事,门口的解锡孝大爷老远就“嚷嚷”开了:“摩托车停到对面那个地方,车头朝里面,排整齐哈。”在这里上班10年了,每天楼上楼下加公共区域都由解大爷打扫,“不管检查与否都要打扫干净,保持良好的社区形象,给居民、行人和来办事的人一个好印象。”

    据了解,陈家壕社区依托社区老年文艺宣传队伍,上街巷、入院落,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并按要求和进度规范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悬挂标语,引导社区居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新闻延伸】人民群众是主体、宣传发动是推力。只有全民参与才能让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更全面、更彻底的开展。

     结合全民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和法制教育“三教育”活动以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延伸”、垃圾分类处理,不断丰富“七进”活动内容,深入开展“我为创建作贡献”、“美化城乡环境,巾帼主动作为”、“革陋习、树新风,争做文明广元人”、“低碳家庭,时尚生活”、“小手拉大手,文明朝前走”等主题实践活动,把倡导“十不”大力推进“四建”融入“七进”活动,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从单位做起,不断增强素质,自觉养成良好文明卫生行为习惯。

     组织万名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群众走上街头,宣传文明卫生知识、劝阻不文明行为、动手拾捡垃圾、铲除乱贴乱画,组建了400余人的“妈妈城管”队伍,累计开展文明劝导7.63万人次,并在市电视台设立了“文明劝导专栏”和“曝光台”进行新闻点评。广泛开展最美乡村和最优美街道、最整洁街道、小区、机关、校园等评选活动,市民文明素养极大提升。同时,采取开辟专题专栏、印发宣传资料等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四联创”目的意义,市城区发放宣传资料55万份(册),培训宣讲9.1万人次,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13个,播放宣传片和公益广告487期次,设置宣传栏、宣传牌2300个,组织群众性宣传活动112次,群众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知晓率达95%,参与率达75%。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关注、个个参与示范创建的良好氛围。

加快城区道路、桥梁、绿化、光亮、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城市硬件不“硬”的问题

【现场回放】 一到傍晚,市政广场内小孩嬉戏,大人锻炼身体、散步,一派祥和景象。

    “市政广场的建设不仅使四大班子开门办公,更让院内的绿化与城市融为一体。”市民李先生每次路过市政广场都对这新修广场赞赏有加,“没事就爱在广场上走走,拆墙透绿让我们市民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没有了高高的围墙,只有院内的点点绿意。

【新闻延伸】 紧紧抓住棚户区改造和万源新区建设机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快城区道路、桥梁、绿化、光亮、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城市硬件不“硬”的问题。

    按照“畅通一环路、拓宽东西口、启动北环线、提升功能性、建设新社区”的总体思路,突出“一环六路三桥”等城市道路交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推进城市功能完善和形象提升。按照“路平、沟通、灯亮、环境美”的要求,全面实施市城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厂中村通道的综合整治,改造整治背街小巷60余条。实施南河城区两岸污水收集管网、上西下西片区污水收集管网及嘉陵江截污干管建设,推进实施城区进出口大型货运停车场、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等建设。

    打造市城区嘉陵江、南河两岸大森林景观带和蜀门南北路等4条生态主轴线,大力实施规划建绿、拆墙透绿,实施城周绿化,加快森林围城。实施蜀门南北路和滨河南北路等10条城市干道和两江沿岸以及500多幢建筑体光亮工程改造建设,建成四川第一个地级市低碳出行的便民自行车智能系统,规范建设停(洗)车场112个,设立非机动车停车点338个,从根本上解决车辆难停、乱放和脏车冲洗的问题。

坚持“突出特色、一街一景、统筹规划、全面打造”的原则,强化风貌塑造,着力提升城市品位

【现场回放】 “2010年8月以来,按政府规划换了统一店招,生意都好多了。” 20日,在利州东路上经营副食的李老板脸上笑开了花,门外,新装的店招新颖规范,很是漂亮。

    城乡风貌塑造加快了脚步,城环南路、利州东路、苴国路……从外墙粉刷、屋顶美化,到规范空调外挂安装,再到美化广告、灯箱、店招设计等,统一的设计将城市点缀得面貌一新。

    城乡风貌塑造是环境治理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2010年,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针对我市城乡风貌塑造多次专题研究,坚持以城镇、县城为重点,坚持城乡统筹,协调推进城乡风貌塑造工作。

【新闻延伸】投资3700余万元,聘请国内50多家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事关市城区风貌的8个城市组团的控制性详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主要街道和沿河建筑的城市天际线控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户外广告总体控规。

    针对过去多年村(居)民划地自建带来的房屋立面“乡镇化”缺陷,通过拆除、加层、加檐、改造等建设立面和天际轮廓线,提升“城中村”形象;针对广元组团式城市结构中桥梁少、道路狭窄、停车难造成的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新建电子路北延线、水柜路等城市主干道27公里,建设连接城市组团的桥梁4座、人行天桥5座,打通交通“堵点”、道路盲肠盲道60余处,新规划建设停车场(点)200余处,同时正加紧建设绕城高速公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针对历史投入不足导致的市城区三大进出口道路窄、绿化少、房屋乱、形象差等风貌缺陷,投入2.34亿元,对乱搭乱建和影响进出口风貌、交通功能的房屋进行拆除和改造,北、东进出口主道路由过去8-12米拓宽改造到24-50米。

    以拆除废旧、清理建筑立面“三乱”、规范店招牌、粉饰刷新立面、拆墙透绿为重点,统一实施主街干道街景风貌整治。全市拆除废旧和违章建筑2万余处,拆除裙房卡口3600处、外凸雨棚和防护栏210个,整治管线乱拉6700米、空调乱挂327个、乱涂乱画1300余处,规范店招店牌156块,清洗建筑外立面310幢、粉饰立面260幢、改造立面170幢,拆除临街实体围墙2743米,改造庭院绿地32个。同时把整治背街小巷、“城中村”、“厂中村”等列入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有序推进30个棚户区的改造。已实施的人民银行东侧、工农组团、下西坝片区、凤凰山等1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面积达5平方公里,促进中心城区形象从“农村版”向现代新都市的大转变。

按照秩序井然、规范有序的要求,采取日常监管与集中治理并举的办法,强化科学管理,着力规范城市秩序

【现场回放】红的西红柿、白的萝卜、绿的芹菜……在苴国市场的各摊位前,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蔬菜,应有尽有。

   “现在可不敢乱丢了,每个摊位前都放有垃圾篓。”21日清晨,在路口卖水果的郑阿姨告诉记者,市场有管理人员负责监督,现在的苴国市场干净整洁,市民商家都高兴。

    商冬梅是苴国市场2009年度评选出来的一位“优秀经营户”。谈到市场环境的改善,商冬梅说:“做生意,诚信和卫生都是关键,这样顾客才会信任你并多次光临,希望顾客和我们经营户一起努力,将良好的卫生习惯进行到底。”

【新闻延伸】按照“全覆盖、高密度、制度化、精细化”管理目标和“定人、定街、定时、定标准、定奖惩”的“五定”原则,全面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市城区临街单位、店铺、住户“门前五包”签订率达100%。在市容市貌监管上开展了“四看得”和城乡结合部“三不见”活动,同时还集中开展了占道(跨门)经营及乱堆放物品、沿街生火取暖、乱停放车辆、户外广告(店招店牌)、车辆沿街抛撒滴漏、驾乘人员向车外丢弃物品、建筑工地规范管理等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日常监督。共清除卫生死角30余处,清理沟渠12万余米,清除“牛皮癣”广告1.2万处,清理取缔马路市场6个、乱摆摊点1869处、纠正车辆乱停放3215起、处罚车辆沿街抛撒706起、拆除破损残缺户外广告170处、灯箱广告32个。采取市区联动和联合执法,开展违法建房专项整治行动,使市城区多年来不时抬头的违法建房现象得到根本性整治。采取“市区联动、以区为主,业主主体、以奖代补”的办法,开展“五小”行业综合整治。按照“市县(区)联动、全民参与、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积极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发动群众整治四害孳生环境,按照“五统一”、“四不漏”原则,坚持每年开展春秋季灭鼠和春夏秋季灭蚊蝇灭蟑螂活动,去年10月市城区灭蚊蝇达标工作经省爱卫会专家组复查考核合格,继续保持了灭蚊蝇先进城区称号。
……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河一鹭飞。”这是晚唐诗人温庭筠对古利州生态美景的由衷赞叹,也是今天广元山清水秀、洁净卫生的真实写照。

    走在今天的广元,街更宽了,路更平了,灯更亮了,树更多了,水更清了,城更美了,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提升了老百姓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古老而年轻的广元城焕发出勃勃生机。昔日低矮破旧的房屋,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林立;过去人们眼中的“沙城”“风城”,如今是绿树成荫、草地青青的山水园林城市;记忆中的城市脏乱差消失了,扑入我们视野的是道路更畅通便捷、市容整洁美观。这里正成为美丽的花园、舒适的家园、文明的公园。这就是美丽的广元,她从远古走来,她像春天的小姑娘,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有惊喜,每天充满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