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缝蹦出“金疙瘩”
——利州区金洞乡村民增收还贷小记

范子红   记者   彭富

    12月18日早上,雾气笼罩着利州区金洞乡王家河安置点,刚从成都销售完香菇的王定海已在香菇大棚里忙碌了大半天。“今年香菇行情好,再努把力,年前应该能把贷款全还上。”说话时,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石渣地里难种粮  
建基地发展香菇 

    金洞乡地处大山深处,土地多,但收成少。“都是石渣地,栽树树难活,种粮粮不长。一亩地收包谷顶多200斤,一遇大风就没啥收成了。辛苦一年,种10亩地还比不上到外面打两个月工。”一度时期,王定海也像其他村民一样,选择了外出务工挣钱。

    地震前,王定海发展香菇反倒欠下了一大笔债。到青川务工,他因有种植经验,很快被一香菇种植大户聘用。“交通不便,品种单一,没成规模,再加上种植技术不成熟,我们没能将资源变成现钱。”在青川干了两个月,王定海毅然放弃了丰厚的工资待遇,再次回到家乡发展香菇。

    “政府很支持,不仅修通了公路,帮我在王家河安置点协调租用了6亩土地,还奖励了5000元。”王定海多方筹措资金20万元,建起了大棚香菇基地,发展袋料香菇8万余袋。

    “种香菇投入较大,发展资金不足的农户,我们一方面动员他们到种植基地打工学技术,另一方面,引进了优质菌种,让村民利用自家土地发展竹荪等森林蔬菜。”金洞乡党委书记李长城介绍说,政府通过引进、改进、创新、组合等方式,对袋栽种植技术进行改革,乡里成立了食用菌种植协会,村村建立合作社,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引进新品种,形成了以袋料香菇为主,其他品种搭配的食用菌种植结构。

    包谷地里套种竹荪,包谷不减产,竹荪也长得好,每亩能收100多斤干货,卖一万多元。村民易常青家中,堆积着10多口袋烘干的竹荪,准备春节前上市,卖个好价钱。

道路硬化运输快  
增收还贷没问题

    “早上四点起床采摘,天一亮就用车送到城里批发商手中,城里人中午就可以吃上我们的新鲜香菇了。”3年来,金洞乡硬化村级公路200余公里,让村民出行更加快捷。村民王利元租用土地8亩,建成种植大棚2个,今年种了3万袋香菇,一万椴木耳,还买了汽车送货,产品远销成都、绵阳、南充等地。

    “在种植大户的带动下,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很高。”乡长宫定春说,村民有的发展黄羊,有的种植灵芝、天麻,利用白龙湖搞网箱养鱼等。现在,该乡在青边里、王家河建立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2个,面积达70余亩,搭建大棚68个,全乡食用菌生产规模达150万(椴)袋,竹荪种植62亩,利用基地带动了全乡200余农户发展食用菌。养鱼户发展到36户,养鱼2000箱,产值一个亿。

     有了产业的支撑,村民还贷能力增强。据统计,全乡已还灾后重建贷款196万,结息533户。

    石头地里也能长“金疙瘩”,这让长期在外务工的唐丕忠开始从新审视自己的“毛坡地”:“比打工强,我把地全部利用起来了,大部分种了竹荪,剩下的3亩地发展了2个香菇大棚,照今年的情景,明年把贷款还上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