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
——广元文化事业发展巡礼(一)
广元新闻网记者   雷德芝

开篇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省委提出了要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度相适应的文化强省,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
    抓文化就是抓发展,抓文化也是抓经济,抓文化也是抓民生。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我们充分发挥精神文化家园重建的引领推动激励功能,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把文化事业发展作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努力提高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取得了精神文化重建的巨大成就。今起本报推出“广元文化事业发展巡礼”系列报道,全方位报道我市文化发展、惠民富民的方方面面。敬请关注!

    “踏遍剑门蜀道,胜读半部三国。”说的是剑门关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26日,雾蒙蒙的剑门关,大小剑山跟三国时没什么两样,关楼依然威严地站在大小剑山之间,雄视着脚下的一切,仿佛在喃喃地说:“邓艾,有本事就走这里入蜀。”
    几队游客刚走下关楼。离关楼不远处又一个20多人的游客团队,来到母国秀的纪念品小摊前。
    一阵热闹的买卖交易后,母国秀笑着对身旁的帮手说:“这是台湾的游客?”
    “不是哦,普通话说得还怪标准,正在说姜维屯兵。”帮手回答。
    一眨眼,又几位游客走过来,其中一人拿起一本《剑门神话》就问:“这本书多少钱?”
    母国秀侧脸看了一下那本书说:“18元。”便立即转过头,去给另一名游客解说蜀道与剑门关的故事。

有文化   旅游才有活力
    在剑门关关楼口,一对老夫妻,各自拿着单反相机说:“我们就是探寻这种古蜀道文化,想看看当时行军作战的困难。不说那时,红军路过的时候都难。一会儿还要到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看看。没有这些文化我们是不会到这里来旅游的。”
    山水各地都有,文化独一无二。
    因为文化,这里的山水才是如此特别;因为特别,游客才会到此造访。
    在昭化游玩的旺苍市民胡立民说:“都说这里好耍,是个三国时候的古镇,才带女朋友一起来耍。”
    据了解,我市将独特而丰厚的文化资源要素全面融入灾后产业振兴中,深度挖掘剑门蜀道文化、女皇文化、红军文化和川北民俗文化内涵,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加快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转变。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全市规划重点文化产业重建项目14个,规划总投资4.49亿元。皇泽寺、昭化古城、剑门关、明月峡先后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截至目前,我市4A级旅游景区已达8个,位列全省第二。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1483.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42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7.18%、52.98%。
    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今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将达到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8.42%、56.10%。

重文化   旅游才有发展
    不少地方盲目追求GDP,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一手“硬”,一手“软”,文化建设“欠债”严重。
    社会缺文化,发展没后劲,我市上下开始反思“经济与文化的良性互动”。瞄准的突破口是,增强基本文化设施与产品供给,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为把丰富的红色文化融入旅游产业发展,广元先后投资1.3亿元用于境内47处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其中,苍溪红军渡和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被国家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投资1.5亿元建设的广元文化艺术中心,成为市城区标志性建筑。
    广元文化艺术中心总投资1.58亿元,规划用地36.4亩,将建设广元剧场、市艺术剧院、文化馆、青少年活动馆、博物馆、图书馆和电影放映厅等,目前东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西区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明年5月全面完工。
    如果说,城市“文化地标”主要面向高端文化艺术欣赏,那么各基层文化场馆则重在满足群众最基本文化需求。
    利用“5·12”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有利契机,总投资6亿余元,重建了255个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剧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等。
    截至目前,210个乡镇文化站全部开工,开工率100%;完工205个,完工率97%。972个农家书屋站点全部完成了规划布点工作,上级配送的图书及书架目前正由省新闻出版局统一组织采购。村级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站已完成建设,设施设备完成招标采购,正在组织安装。举办群众文化培训班520余期,培训群众文化骨干和爱好者4.7万人次。建成庭院文化户2.88万户、42支民间文艺队伍、596个农民图书室、211个自办电影队,常年开展基层文化服务。

有旅游   文化更能惠民
    剑门关景区北门路口不远处,饭店老板魏秀红正站在门口满面笑容地送游客。解下围裙,魏秀红笑着对记者说:“现在是淡季,没什么人。今天有这几桌,还算可以了。”到了剑门关都会吃豆腐,所以各家饭店豆腐都是重点打造的文化菜品。
    剑门豆腐讲究烹调方法,有炒、炸、焰、烧、蒸、煎、炖和凉拌等80多个品种,近年来随着剑门三国文化的开发,又制作了灯笼豆腐、怀胎豆腐、草船借箭、水淹七军、八阵图等十多个新品种,每一种店主都可以为你讲出它的文化故事。
    魏秀红告诉记者,在景区开饭店,1年挣个5万元没问题,比种地、外出打工强多了。
    记者数了数,从北门到陡峭的Z字形路口短短的几百米竟然就有18家以豆腐为主题的餐馆正在营业。据剑阁县旅游局局长徐怀峰介绍,目前剑门关景区沿线共有270家餐馆和旅店,实现就业3000多人。
    76岁的胡开杰是昭化古镇东口石板古路上的赶马人,看着跟前那匹头上顶着大红绸花的大白马,胡开杰说:“到古镇来耍,要骑下马才知道古代的人的 ‘汽车’。我现在一个月靠这个随便挣几百块的零花钱。”
昭化古镇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至明清达至顶盛。古城“旧系土城”,明正德年间“包筑以石”,共设四门,南门“临江”、东门“瞻凤”、西门“临清”、北门“拱极”,占地面积29公顷,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和2244年连续建县史。
    刚入古镇,两位穿着古装的女子映入记者眼帘,摆着各种造型照相。一会儿是兰花指跳舞,不知其是否找到了当年鲍三娘的范儿;一会儿又手拿书卷,不知在当年的龙门书院是否也有着一段求学故事。古装上的花纹与辜家大院门上那褪了色的雕花一模一样,长眠于此地的费祎生前应见过这样的舞姿吧。
    到昭化古镇来的很多人,都是为了探寻古代文化的。
    林明是一家照相馆的老板,他说:“来这里旅游的人很多。我们做出租古装的生意,一年也就挣一万多块钱。”短短一条街共有15家这样的照相馆。
    据了解,昭化古城及大朝驿景区住宿餐饮企业54家、旅游小商品经营店46家、特色茶肆12家、星级农家乐12家、农家客栈18家。汉寿客栈、行者小院、越郡酒店、葭萌驿等特色客栈、昭化印象旅游纪念品商店、赤壁印画工作室相继投入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