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花在川北门户绽放
——朝天区创建“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区”纪实
 王绍刚 王洪东 祝仁春 广元新闻网记者 李文武

   朝天区,踞川陕甘结合部,扼秦陇入蜀咽喉,是秦岭南麓蜀道起点上的第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秦蜀重镇”、“川北门户”之称。全区辖25个乡镇,总人口21万,幅员面积1620平方公里,其中已婚育龄妇女4.3万人。在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朝天区榜上有名。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情,决定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朝天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2008年启动“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区”创建活动以来,朝天在提高依法治理能力、稳定低生育水平、实施计生惠民工程、拓展优质服务领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数字为证: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00年的7.59‰下降到2010年 1.94‰,男女出生性别比从2004年的117∶100下降到去年的105∶100;新生婴儿缺陷率从 2000 年的5‰下降到2010年的2‰……
    朝天人口和计生工作成绩斐然,连年受市委、市政府表彰;2008年被省人口计生领导小组授予“四川省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先进县(区)”称号。


“提领口”:发挥干部关键作用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朝天区委、区政府深谙此道。朝天把综合解决人口问题放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将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纳入“十一五”总体规划。朝天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区领导赵文峤、蔡邦银、张泽、赖翠兰亲任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他们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创建工作,经常深入乡镇村组指导创建,督促进度;提供财力保障,仅2010年计生事业经费投入就达615万元。
    朝天连年把计生工作纳入各部门、各乡镇目标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近三年,全区无一单位触犯“高压线”。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走乡串户、明察暗访,印发计生优质服务专项工作《督查通报》,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成效一般的乡镇点名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2008年至今,无乡镇上“黑名单”。
为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朝天提拔了16名计生干部到副科级岗位任职,给予4位“老计”主任科员待遇。
打造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人口和计生工作队伍,是事业不断开拓新局面的可靠保证。
    一方面,朝天不遗余力地补充新鲜“血液”,2008年至今,11名品德修养好、业务素质高、敬业精神强的年轻人被充实到区人口和计生工作队伍。
   另一方面,朝天深挖在职人员的潜力,让他们成长为人口和计生工作骨干。对计生干部进行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岗位培训和学历培训,每年对乡镇计生干部集中培训的时间在5天以上。同时,每年邀请市计生指导所和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对全区计生服务人员进行为期一周的B超及计划生育手术等业务培训。
   岗位练兵活动是增强干部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开展技术服务岗位练兵活动,成为区人口和计生系统每年的“必修课”;2009年,朝天推荐10名计划生育服务人员参加广元组织的科技大练兵技能竞赛,取得了两个第一、一个第三的优异成绩。
   目前,全区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占95%,具有助理执业医师以上资格的占60%。

 


 “接地气”:贴心服务人人称赞
    怎样才能“颠覆”千百年来“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男尊女卑”的观念?
    朝天开动“宣传机器”,占领思想阵地,让婚育新风吹遍朝天大地。乘川陕文明走廊建设东风,朝天沿国道108线建起了川陕生育文化走廊;依托曾家山生态小康新村建设,朝天建起了曾家山30公里生育文化走廊。目前,全区建人口文化书屋20个、生育文化小区10个、生育文化大院223个;在交通沿线和显眼位置设置大型人口公益公告牌3个,书写宣传标语230余幅,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开通《人口计生网站》和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实现了计生宣传咨询零距离服务。
   计生“三查”(查病、查孕、查环)一年3次,是一项面宽量大的常规工作,也是计生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如何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朝天本着“乡村为主、优势互补、上门服务”的原则,整合区、乡、村力量和资源,使“三查率”稳定在90%以上。“现在听到搞‘三查’的来了,自己就跑去了,以前喊都喊不拢。”中子镇尧坪村三组计生协会中心户张文义说。
   2005年,国家实行计生奖励扶助政策。为把这项惠民之事办好,朝天坚持公开、公正原则,严格按程序办事,紧紧抓住乡镇申报、户籍核对、村民评议、公示监督、网络管理、资金上卡等环节,确保了无差错、无纰漏。截至目前,全区6586人次领取奖励扶助金426万元,累计落实计划生育独身子女父母奖励8465对夫妇,兑现奖励71万元,落实计划生育特别扶助154人次,兑现奖励11万元。转斗乡黎明村五组的甘玉聪老人感受深切:“我一个人年老多病,有时甚至连油盐酱醋都吃不上,现在国家给几个钱,情况好多了。”2009年起,孙玉贵每年领720元奖励扶助金,不再时常为生计发愁。
   荣获“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个人”的解明琼,是转斗乡1328名已婚育龄妇女的贴心人。她熟知每个家庭、每个妇女的情况。校场村三组陈晓英渴求生育知识,解明琼就上门讲解,并送上叶酸片;陈晓英怀孕期间,一个电话打过去,解明琼就背着B超赶来了。终于,陈晓英如愿以偿得到了健康宝宝。和解明琼一样,朝天的计生干部一心扑在工作上:李玉梅,20多年坚守在偏远深山花石乡;赵广莲,放弃节假日,常“串门子”倍受称道……
    面对面服务,心贴心交流,群众心里这杆“秤”称出了计生优质服务的分量”:政策法规知晓率在98%以上,优质服务满意率达100%。
   潜移默化,点滴积累,全区200多名计生干部付出的心血终有所值。小安乡白泉村马现成夫妇坚信国家政策惠民利民,三代“只生一个”;中子枣树村杨树明夫妇只生一个女孩,全力冲刺奔“小康”,家中建起新楼房,他感慨:“娃儿健康就好,女儿也是传后人”……截至2011年5月,全区有2700余对农村夫妇主动放弃二孩生育指标;全区1716对农村夫妇办理了独生子女证。优生优育,孩子健康是家庭之福、社会之幸:今年以来,朝天新生儿1540名,全为健康宝宝;近3年,朝天新生儿缺陷发生率年均在2‰以下,低于全国平均值4个千分点。

 


“搭台子”:打造优质服务平台
   近4年来,朝天累计投入150万元,推进215个行政村以“五个一”(一间房、一张床、一个药具箱、一个人、一张宣传挂图)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活动阵地建设,形成了基层计生服务网络体系。担负着朝天城区、朝天镇及“支边”服务重任的区计生服务站,4年来投入700余万元,新建2900余平方米业务用房,配备了心电监护仪、可视人流仪、电脑、电吸引器等设备,建起了标准的手术室、检验室,为“走下去”、“请进来”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羊木场镇,一座现代气息十足的漂亮小楼格外醒目。羊木计生服务站占地1.1亩,建筑面积763平方米,建有标准化的检查室、药具管理室和计划生育手术室,配备有大型立式B超、乳腺治疗仪等一批先进设备,完全能满足羊木镇、花石乡、东溪河乡、西北乡近2万妇女群众的需求。
   羊木计生服务站是朝天计生系统灾后重建的一个缩影。3年来,朝天投入1285万元,新建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和乡镇中心计划生育服务站18个,改扩建6个乡镇建设服务站,配备相应设备设施,形成了以区站为龙头、中心站为骨干、乡镇站为依托、村级服务室为基础、流动服务车为纽带的计生技术服务网络,为开展优质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环境和规范的服务场所。
    信息平台建设是朝天创优服务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至今,朝天投入200多万元,为乡镇计生办、计生服务站配备了电脑及打印设备,完善了局网络机房建设,开通了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完善了人口计生专网、局域网、公众网和人口基础数据库“三网一库”建设,确保了全区PIP和PADIS信息系统正常运转。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党政网,建立了人口信息交换和共享制度,实现了公安、民政、教育、卫生等部门的信息互通,保证了全区人口基础数据的准确,统计信息准确率达95%以上。
    2011年8月,应浙江省嘉兴市计生部门的请求,朝天通过互联网,及时将两河口乡妇女潘玉莲的婚育信息传给了对方。“借助网络手段,朝天今年还没有出现流入人口违法生育现象。”管理员袁均程高兴地说。据介绍,朝天近几年在广东、北京和福建等省市务工的妇女有6000多人,江西、湖北、陕西等省进入朝天务工的妇女近100人。为了提高服务水平,避免违法生育,该区及时完善流动人口信息交流平台。一方面,完善计算机网络设施设备,实施流动人口跨省协作管理机制,实现了当天发现当天反馈信息;另一方面,区计生部门加强了同公安、工商、劳动等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了信息录入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乡镇大胆创新流动妇女服务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去年,李家乡向1000余名外出务工妇女发出措辞恳切的电话短信,不久,1026人的生殖健康检查信息全部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