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推进‘两化’互动,实质就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动态调整过程。全市要按照‘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工作基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互动’上求发展,强力实施‘四园驱动’促进‘两化’联动,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市委书记罗强对全市“两化”互动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风向。

    目前,时值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本报积极响应进行了详细部署,派出一批实力记者深入基层“抓活鱼”,贴近群众“接地气”。本报将持续推出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报道。今天开始,首先推出《走基层·百姓眼中的“两化”互动发展》系列报道,通过老百姓所见所感所思,来看“四园驱动”促进“两化”联动带来的变化,见证“两化”互动发展带来的实惠,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投身“两化”互动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记者   任小昌

    【新闻现场】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安居新房,一条条漂亮的街道,一条条靓丽的绿化带,一张张幸福的笑脸……8月22日中午时分,记者来到利州区回龙工业园区,一个“园在城中、城中有园”的组团式发展新区呈现在眼前,与以前落后破旧的城郊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记者看到,回龙河以东是工业园区,项目已经装满园,投产企业机声隆隆,在建项目如火如荼;回龙河以西是安置小区,由政府统一规划,沿河建起了排排蓝顶白墙三层小楼;小区里车水马龙,环境清洁整齐,不时有环卫工人在保洁,水、电、路、天然气、通讯、宽带、电视广播样样都通。

    【人物故事】用电饭煲煮饭,用天然气炒菜,厨房干净卫生,客厅布置很时髦,卧室很舒适……在居民区里,记者走进第一期搬迁安置户邓佳珍的家,让人耳目一新。

    “几年前,这里是个城郊村,生活环境差,经济落后,到处破破烂烂、坑坑洼洼,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住在这儿让人很烦心。”邓佳珍边煮饭边与记者拉起了家常,“通过建工业园区、统一拆迁安置,既发展了工业,又建设了城市,从城郊变成城区,住上了三层小楼,居住条件好,卫生环境好,用上天然气,门口公交车直通市区,菜市场就在附近的氮肥厂,出门就有晨练、健身的小广场。”

    “过去,我们这儿工厂很少,找个工作很难,找个挣钱的门路更难,守着市城区受穷。没有几年,园区从无到有、由小变大,黄泽彩塑、海天实业、中钢炭素等工业企业生产红红火火。”邓佳珍如数家珍,“建工业园区,我家得到的比失去的多,只是失去了土地,却得到了就业的‘金园区’、居住的新社区、生活的幸福区。老伴在厂当搬运工,儿女、女婿在外务工,3岁的孙女在附近的春蕾幼儿园上学。”

    邓佳珍还说,她买了新农合,有了社保,看病能报销75%,一个月能领取养老金600元,房屋租金一个月收入1000元,老伴在工厂上班一个月工资两千多元,生活无忧,看病、养老都不用愁。

    【延伸解读】农民变市民,城郊变城区,一产变三产。邓佳珍是回龙河工业园区241户安置户中一员,也是“两化”互动发展得实惠的一个缩影。“安置小区与工业园区功能分区明了,既相对独立,又共享交通道路、学校、医院、文化等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目前园区入园人均年务工收入15000多元。”回龙河工业园区管委会党委书记严映平说,围绕工业发展需求完善提升优化城镇功能,优化空间布局,以产业的增长促进城镇化的扩张,探索“园在城中、城中有园”的组团式发展模式,把园区建设成为“两化”互动发展示范区,建成产业新城和城市新区。这是全市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工作会议的要求。对于园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空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指导下,回龙河工业园区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建起了工业园区、城市新区、居民新社区,变成了居民、产业工人。在安置上实行了统一规划、统一安置、统一建设,有效规避了“划地自建”的“城不城、乡不乡”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