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似乎很流行“进口消费”,巴黎水,哈根达斯,丹麦饼干,日本牙签,美国牙膏纷纷进驻各大超市新开设得进口商品消费区,又由于其大部分价格高得惊人,一时成了奢侈消费,但消费人群却因此不减反增。

  我在美国每周也至少吃两加仑的哈根达斯,不是因为我败家和奢侈,是因为约合30块人民币一大桶的价格实在是太便宜,同样大小盒装哈根达斯比我过去在上海看到的便宜八倍。就此反观大家在国内用百元大钞买哈根达斯的行为,就像美国人花10美元买支4块人民币的可爱多一样,愚蠢,荒唐。

  还有诸如巴黎水和欧洲饼干等所谓国内奢侈品,前者在欧洲和美国没有市场拿去中国卖天价,后者给我个烤炉自己多花几美元都可以做一箱更好吃的。

  每次我进国内那些所谓“进口商店”都特无语,价格离谱到恐怖,有时候看到自己平常在美国时常吃的零食,低头一望价格,感觉好像美国消费水平反而差了中国几个档次似的。

[NextPage]

 

  其实偶尔破费买上一些国外零食尝一尝也算没什么奇怪的,但是一看价格自以为吃着用着这些东西是高尚,是独特,在虚荣心的推动下没有脑袋的买上一堆,孰不知这些东西在原产地其实很平凡。

  其次口味大部分情况下也不见得比国内的食品好,至少我觉得那些日本糖果除了包装精美以外没什么特别的,而对于没有喝咖啡习惯的国人来说,国产雀巢袋装咖啡和限产巴西蓝山咖啡是没有区别的。我现在在美国,吃遍各种各样的零食,也没吃出什么独特的感觉,在国内大家喜欢,大概是吃出了一种自我感觉很有钱和品味的味道;反而哈根达斯吃多了,倒觉得还不如国内的冰淇凌口味好。

  所以我后来把国内消费意识可以归结为以下五点:

  一,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

  二,越贵越好;

  三,购买动机是虚荣;

  四,主观心理作用代替客观理智判断;

  五,进口货等于奢侈品。

  当然,我也时常见到一群美国人簇拥着花高价买假玉镯和低劣茶饼...